理论教育 利郎西服:成功转折点的品牌传播策略

利郎西服:成功转折点的品牌传播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利郎西服,俨然成为了福建人结婚时的新郎标配,连广告语都是“利郎,给先生的情意”。利郎也成为了福建省家喻户晓的著名商标。此后的几年,利郎延续了之前的辉煌。事实证明,利郎赌对了。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利郎的成功始于这次与陈道明的完美结合。意识到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利郎此后把借势重要时刻进行密集品牌传播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一年,利郎的销售额从4000万元飙升至1.2亿元,店铺数量翻了一番,达到了400多家。

抓住时代机遇,创立利郎品牌,引入品牌战略规划,走出迷茫期

利郎是诞生于晋江模式下的男装品牌。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觉醒了商业意识的晋江人靠着“爱拼才会赢”的韧劲,率先走出一条以股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而“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以改革创新和发展品牌为核心动力,以自主全面发展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也指引着利郎在30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守主业,深耕服装领域,开创自主品牌,始终秉持“对不完美零妥协的态度”和对细节执着的匠心来完成每一件服装。

1979年,仅以4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的王冬星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放弃了复读,拿起书本自学起了裁缝。以三台缝纫机起步,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在1987年带着弟弟们办起了服装厂

服装厂的创办正值国企深入改革,个体经济随之诞生的阶段,抓住了时代机遇的服装厂在第一年就盈利10多万元,在那个“万元户”都会登报表彰的年代,10多万元无异于“巨大”的财富。第二年,服装厂的盈利更是飙升到了88万元。三兄弟看到了服装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决定成立公司,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当时,国家正好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实施“三资”企业优惠政策。王冬星找到在香港的舅舅,以与舅舅合作的名义成立了内地与香港的合资公司,取名为利郎。

刚刚成立的利郎在服装款式上紧跟潮流,仿照国外和港台地区流行款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利郎西服,俨然成为了福建人结婚时的新郎标配,连广告语都是“利郎,给先生的情意”。

短短几年间,利郎发展得风生水起,每天都有100多辆车在公司门口排队等着拉服装,产品一生产出来就被批发商拉走。利郎也成为了福建省家喻户晓的著名商标

此后的几年,利郎延续了之前的辉煌。但到了1995年,利郎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进入了低谷期。虽然产品销量还是不错,但利润开始下滑。随着外资品牌的进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以仿款取胜的利郎市场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1997年,利郎在福建市场进行了品牌调研,虽然利郎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很高,但美誉度却只维持在低位。从供不应求到市场萎缩,利郎陷入了迷茫。

1998年,利郎的发展越发艰难,如果再不改变,随时都有可能全军覆没。痛定思痛,利郎引入了战略规划,聘请了很多专家重新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做批发转到连锁专卖和品牌经营,从单一的西装做到整个男装系列,并在此后开始全身心进行设计团队的打造、技术的创新、供应链的扁平化改造、服务的提高、营销的转型等多方面改革,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走出了困境。

以“商务休闲男装”的产品定位确立品牌形象,进入品牌经营阶段

谋求改变的利郎在市场调查中受到商务通成功的启发,意识到商务人群的逐渐增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经过反复探讨论证,2000年,利郎在国内率先提出“商务休闲男装”的产品定位,确立了产品的差异化形象。那么如何让这一产品定位被大众所知悉、接受并形成烙印呢?利郎想到了请代言人做广告。

事实上,利郎早在1989年就采用了广告策略来进行传播,不过那时候的利郎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品牌意识,虽然在福建电视台一掷千金进行广告宣传,但广告投放比较盲目,仅仅是产品广告,并没有鲜明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树立。而这一次则不同,已经历了十余年市场磨砺的利郎没有被大批晋江企业蜂拥进军央视的情况诱导,反而非常谨慎地做了两年市场调查。

2002年,在反复对比考量之后,利郎最终确定邀请著名表演艺术陈道明担任利郎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对利郎的品牌形象进行宣传,因为他本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内涵修养刚好可以传递利郎“简约、大气、有品位”的品牌内涵。

在决定以代言人进行品牌传播,塑造品牌形象的时候,利郎的内部就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有钱花在请明星上,还不如先把生产设备维修更新了”。当时利郎的经营状况也确实一般,尽管以陈道明当时的地位,他开出的代言费要价并不高,但利郎的账户上已经没有过多的钱了,为了实现这次代言,利郎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向朋友借了部分款项,才凑够了代言费,并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广告投放。当时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的费用高达近2000万,而利郎2001年的全部营收仅有4000多万,这对当时的利郎来说,无异于一场豪赌。

事实证明,利郎赌对了。陈道明的精彩演绎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了利郎,接受了利郎,也记住了利郎。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利郎的成功始于这次与陈道明的完美结合。利郎由此真正走出了福建,走向了全国。

2002年,利郎携新产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并邀请陈道明在展台上走秀演绎新产品,一时间引起了轰动。有了陈道明的代言,加上前期大规模广告的铺垫,来自于全国的众多经销商慕名前来寻求加盟合作,利郎借此走出了最艰难的时刻。

意识到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利郎此后把借势重要时刻进行密集品牌传播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利郎再一次借势推出连续16天的高频次广告,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这一年,利郎的销售额从4000万元飙升至1.2亿元,店铺数量翻了一番,达到了400多家。(www.daowen.com)

利郎的“简约而不简单”已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熟记于心的品牌理念,利郎男装以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于一众国产男装品牌中脱颖而出,而一直处于调整期的利郎也由此进入了品牌化发展阶段。

赋予产品以品牌内涵,以文化认同引导品牌忠诚,进入品牌国际化阶段

品尝到了品牌带来的果实,利郎在追求品牌化的道路上越发坚定与执着。意识到自身与国际知名品牌在品牌溢价上的差距,利郎决定将业务视野扩展到全球,从欧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引进了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改造了生产线。设立国际研发团队,并开始努力引入国内和国际的设计高手,在产品上融入更多的原创设计,在同质化的市场中做出独树一帜的卖点,拉开品牌差异化,也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品牌体验。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竞争自此进入了白热化,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延伸到了男装领域。除了竞争激烈的线下品牌,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凡客诚品等新品牌也纷纷崛起,而杰克琼斯、GXG、马克华菲等年轻时尚男装品牌也掀起了一波时尚风潮。

风起云涌的服装行业,不断涌现的品牌,不断丰富的品类让男性消费者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这也时常扰乱着他们的购物选择。要想吸引消费者,就要在产品上做出差异化,赋予品牌内涵,以文化认同引导品牌忠诚。

于是,在2008年,利郎将品牌标识LILANG升级为LILANZ,以此全新锐变为基点,开启了品牌国际化战略。

首先第一步,是提升产品的设计能力。利郎早在2001年前后就开始致力于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邀请了国内众多优秀的设计师加盟利郎。后来,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利郎还组建了国际研发团队,聘请了曾经任职于阿玛尼李维斯、GAP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设计师担任设计总监,并组建了一批日本设计团队,由此也保证了利郎在产品研发上的持续领先。

利郎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登上米兰时装周的男装品牌,紧接着又受邀参加东京时装周和台北时装周,成为第一个参加东京时装周的外国品牌。

第二步是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最终以文化引导品牌认同的形成。

作为内地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男装品牌,利郎2009年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拉开中国男装品牌资本升级的大幕,而支撑利郎成功走向资本市场的关键正是在于品牌的差异化。

利郎的品牌差异化体现在品牌营销定位的差异化和产品设计理念的差异化两个方面。

在品牌定位方面,利郎凭借在中国男装行业内首次提出“商务男装”概念,以细分出一个品类的策略抢占了市场先机,也引领了中国商务男装的风潮。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经营和市场考验,已拥有良好市场口碑和品牌美誉度的利郎也获得了庞大的忠实消费者群体,并成为中国商务精英的着装首选。

而在产品设计上,利郎秉承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差异化设计哲学则让其在产品上独具风格,凭借“中国兵马俑大秀”“商秦智变”“宗教之旅”等一场场令业内人士耳目一新的时尚大秀在各大服装周上惊艳亮相,展现了其“简约而不简单”的独特产品魅力。

2016年,利郎抓住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的趋势,在一、二线市场推出LILANZ轻时尚系列产品,盯准20~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以时尚设计、款式丰富的产品文化满足年轻都市男士对精致、年轻、时尚的着装需求。

除了产品承载和传播品牌文化,利郎还斥资10亿元打造国内首家集“文化、设计、研发”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创意园,园区内规划有时尚发布会场馆、设计师创意工作室、时尚工厂、利郎博物馆以及其他配套生活设施等综合建筑群。通过建设文化创意园,不但为利郎打造了一个展示品牌文化的新窗口,还整合了全球时尚资源,打造了一个全球时尚艺术设计师聚合的开放平台,深耕文化时尚产业,并助推中国服装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