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礼仪:文明与象征,礼仪的产生的几种说法

礼仪:文明与象征,礼仪的产生的几种说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第一个把礼作为治理国家和处身立命的基本准则。纵观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礼仪的记载,我们发现,礼仪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及文明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一个时期的礼仪集中体现了该时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被成万倍地放大,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范围的人进行交往和沟通。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交流触角无限延伸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拥有优雅风趣的语言谈吐、大方得体的行为规范、收放自如的待人接物以及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必需的礼仪修养素质。那么,礼仪是怎样产生的呢?礼仪包含哪些内容?古代的礼仪和现代的礼仪是否是一致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和了解礼仪的起源。

人们对于礼仪的产生有很多种说法,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礼仪产生于人类对神灵的祭祀活动

大量考古证据表明,在原始社会人们便有了礼的概念。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未知,对洪水火灾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怀有敬畏之心,认为这是触怒了天上的神灵所致。因此,为了取悦神灵,使其不要降下灾害,并且保佑众生,人们便开始了对神灵的祭祀。大量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出一套规范有序、程序烦琐的仪式、步骤、语言和动作。这就是古代礼仪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规范的仪式、语言和动作慢慢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逐渐演变成人际交往中的礼仪。

知识链接

清明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因此中国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资料来源:https://baike.sogou.com/v51206434.htm)

2.礼仪产生于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www.daowen.com)

人类是社会化的群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日益频繁,每个人类个体的交际层面和范围也日益扩大。不同的家庭之间、不同的部落之间、不同的城镇之间,以及不同的国家之间,如何保证这些不同的群体能友好地交流?礼仪便顺应而生。人们在日常大量的群体生活过程中发现,某些语言、表情、声调、姿势、动作、服饰要求等交流的方式能使彼此舒适、自然,有助于消除戒心和误解,增进感情和友谊,因此这些语言、表情、声调、姿势、动作以及服饰要求就会逐渐保持和流传下来,最终形成有着特定含义的礼仪规范。

3.中华民族对于传统礼仪的认识

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尊崇礼仪,文明道德繁盛,所以称为“夏”,有着美丽纹饰的衣服所以称为“华”。因此,中国也被称为华夏。在奴隶制社会国家的夏朝、殷朝和周朝时期,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礼法体系,被称为“夏礼”“殷礼”和“周礼”。这些礼仪主要还是以国家层面进行祭祀为主要内容。另外也有一部分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礼仪习惯,例如周公向民众教化“婚义七礼”的故事,即“周公之礼”。到了春秋时期,我国历史上首位重要的礼学大师——孔子诞生。孔子第一个把礼作为治理国家和处身立命的基本准则。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认为礼是国家的根本制度;礼的范围应该扩大到民间,突破了西周“礼不下庶人”的原则。儒家的另一名集大成者孟子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仁、义、礼、智,将其作为道德的基本规范,这四者构成了儒家学说关于礼的核心内容。在此之后,荀子也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进一步提升了礼的地位,明确了礼的作用。

纵观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礼仪的记载,我们发现,礼仪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及文明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礼仪的发展史。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一个时期的礼仪集中体现了该时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礼仪的发展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掌握礼仪发展基本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链接

周公之礼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周公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为了“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就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片瓢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便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

(资料来源: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1499558.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