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运城市委党校扶贫队石华伟,了解贫困,助你我更好

运城市委党校扶贫队石华伟,了解贫困,助你我更好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贾铁凡出院了。经过一个多月的三番五次入户走访,石华伟他们将一百多家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刻在了心里,谁家有娃在上学、谁家残疾多贫困、谁家有慢性病、谁家大病需补助……在走访过程中,石华伟了解到对于一些国家的助学帮扶政策,由于村民不了解情况,会耽误很多好事情,他感觉宣传政策重要,帮助大家落实更重要。今年,儿子顺利领到了补助。

运城市委党校扶贫队石华伟,了解贫困,助你我更好

“市委党校不是职能部门,手中一没项目,二没资金,有的只是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扬长避短,把我们手中的知识转化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武器和动力,才能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刚见到我这个采访者第一面,第一书记石华伟就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看来经过一年的实践和锻炼,这个年轻人成熟和老练了不少。

走进石华伟书记他们三个人居住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让人看着很舒服,党校的帮扶队员薛元西教授告诉我:这个小院里,他们占了三间房,租金是2600元一年,吃的馒头蔬菜都是周一从运城带过来,他们自费买了一个小冰箱,可以贮存一周的供给,水电费和取暖的蜂窝煤全部自费,一切花销和村里没有任何关系。用石华伟自己的话说就是:“扶贫不是享福来了,尽量不给村里添任何麻烦,我们三个大男人自己买菜自己做饭,就连镇政府的包村干部也经常在我们这儿吃,也觉得我们做的饭挺好的,虽然粗糙但解决了温饱……”听到这里,我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感动。

简陋的办公室兼宿舍里,最显眼的是挂在墙上的一面写有“一心为民,情系百姓”的锦旗,这是贫困户贾铁凡一家2018年2月5日送给扶贫队的。2017年夏,贫困户贾铁凡突发急病住进医院,女儿远嫁黑龙江,指望不上,儿子刚成家,欠着一屁股债,地里收成又不好,如今为了照顾他,也不能出去打工。面对每天的费用清单,夫妇俩借贷无门,走投无路,一度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拖累孩子,更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拖垮全家。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石华伟书记、薛教授、张民他们第一时间走进他的病房,为他送来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虽然这些钱相对于高昂的医药费只是杯水车薪,但石书记的鼓励增加了他战胜病魔的勇气。

之后,石华伟又通过“水滴筹”平台号召社会各界为贾铁凡捐款,并积极争取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贾铁凡出院了。回家后,石华伟经常到家中探望,积极帮助其申请低保,鼓励他坚持锻炼、做好康复。中秋节,工作队为他送来月饼。天冷了,工作队为他送来过冬的门帘。前些天,工作队和村两委又将贾铁凡家庭申报为特困家庭,为其送来了500元钱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身体稍有恢复的时候,村里给了他三眼不住人的窑洞,帮助他买了几只羊,让他自繁自养,慢慢扩大。最近又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不断在帮他筹钱,石华伟的所在单位运城市委党校又捐了1000多元。每当提起这些,贾铁凡总是感动地说:“要不是是村里和扶贫队搭手帮我,我早送到地里去了。就冲这些,咱不能老当贫困户,蹬鼻子上脸,贫困户这个称号可不是挂匾哩……”

跟着大家走进贾铁凡的院子,最显眼的就是院子东北角那棵树冠如伞的大杏树,树龄至少在30年以上,杏树边上放着一个用废旧的大油桶改做的炉灶,这应该是烧柴做饭的家什了。紧靠杏树的院墙边有一个简陋的羊圈,这是哥哥送给他的两只奶羊,平时可以挤点奶补贴家用。面对贾大哥的哮喘病,和我们同行的张村长告诉他:“石书记已经和我商量好,下周一去光华乡的秦村给你取一种祖传的药,每袋100粒40元,先给你和咱村的亚群每人买一袋,这个药不去根,但可以减轻病情,买回来你们两个先试试效果再说……”

听到这里,我的脑海盘算着:怀介村到买药的地方一来回至少有100公里路程,开车耗油大约是50元,专门买回价值80元的哮喘药,是干部对群众的一种大爱无言和无微不至的关心。

作为第一书记,石华伟深深知道:扶贫远远不是写几个名字,留几个电话号码,挂一块版面,发一堆便民服务卡就能解决了的问题,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方式。需要他们真扶贫、扶真贫,俯下身子弯下腰、撸起袖子卷裤腿,深入到怀介村110户贫困户家中,摸清底子,找到根子,想出法子,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不返贫。

经过一个多月的三番五次入户走访,石华伟他们将一百多家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刻在了心里,谁家有娃在上学、谁家残疾多贫困、谁家有慢性病、谁家大病需补助……缺水致贫多少?缺技术致贫多少?缺资金的有多少?……这些他是一清二楚,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多次找扶贫办和卫计局落实政策,一改过去的按指标办理的模式,只要符合条件的全部办。用石书记的话说就是:“咱没有多的钱给大家,但是咱能做到把上级部门给的钱给老百姓落实好,协助村委会让父老乡亲尽快从贫困中走出来……”

在走访过程中,石华伟了解到对于一些国家的助学帮扶政策,由于村民不了解情况,会耽误很多好事情,他感觉宣传政策重要,帮助大家落实更重要。于是,他和其他三个扶贫队员拿着笔记本,对着每个孩子的身份证号落实着孩子们的各种政策补助,保证一个都不耽误。比如魏武臣家,他的孩子在江苏一个职业技术学院上大学,按政策可以享受国家“雨露计划”补助2000元,他因为怕求人、怕跑腿、嫌麻烦,再加上不懂电脑不会上网办理,所以就打算放弃了。石华伟一催再催没动静,没办法,干脆要来了孩子的电话和微信,多次直接和孩子沟通,从网上发来截图帮他办理,等到江苏学校的手续快递回来后,石华伟又亲自到镇上去取回来,带着魏大哥到镇政府填表盖章,办理各种手续……到了打钱的时候,魏大哥又找来了:“为啥别人的补助款都打上了,我家孩子的没打上?”石华伟又带着他去镇政府查询,原来是填表时报的是孩子的卡号,他忘记了。现在手里拿的是自己的卡,在一遍又一遍地查……(www.daowen.com)

贫困户闫培杰的儿子有先天性小儿麻痹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去年发重度残疾人补助的时候,石华伟发现没有他家的,于是就带着他儿子的身份证和残疾证到残联了解情况,原来是在2016年这个户口莫名地被公安部给注销了。他随后又到镇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材料,又回到残联办相关手续,几次往返之后,终于给闫培杰的儿子恢复了残疾人网上信息。

今年,儿子顺利领到了补助。闫培杰手里拿着失而复得的补助,嘴里不断重复着两个字:谢谢……谢谢……

石华伟告诉他们:“我们到咱们村里就是给老百姓办这些事来了,只要大家的日子能早一天好起来,我们就了了心愿……”

是啊,他的脑海中始终牢记着临行前领导给他说的那些话: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第一书记有来的一天,就会有走的一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们不求流芳百世,但求问心无愧,千万不敢急功近利,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做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村”的实绩。

领导的这些告诫,石华伟他们的确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他们不但是村民大事小事的跑腿员,还是“翻译官”。走访时,有人问:“啥是建档立卡户?”有人问:“啥是个体工商户?”还有人问“啥是农业产业化资助?”……对于这些老百姓确实不懂的专业术语,石华伟他们就耐心地给大家用土话一遍遍解释、翻译……

这还不算,在工作中,他们还是“猜谜高手”。一天,有个村民来找石书记,说是村里的香菇厂有这问题那问题,催着石华伟赶紧向环保部门举报,说来说去,闹了半天原来是想去人家的香菇厂上班挣钱,想让石书记帮他说说。有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有了事情不好意思明说,还得让人猜来猜去。时间一长,他们就练成了这种“猜谜高手”。这就是农村生活农村人,和他从小在城里长大的环境大相径庭;这就是农村环境农村情,和他的机关办公室两重天。

站在村里专门给特困户贾德民建的“兜底房”前,石华伟书记告诉我:目前贾德民每年享受国家五保补助5976元,老母亲除了享受低保补助2940元、养老金1236多元、高龄补贴360元外,石书记他们和村委会为其通过各个渠道争取慈善救济1000元、减免自来水费用1000元、减免新农合参保费用380元……面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有些轻度痴呆的老母亲,他们和贾德民已出嫁和已招出的兄弟姐妹签订了抚养协议,轮流对其二人进行照顾,确保24小时身边不离人。

看到这些,我的内心在感动的同时也感到欣慰。是的,由于各种原因,贫困户的日子太穷了。但是我想,有党的帮扶政策作保证,有像石华伟这样实干敬业的党的干部,贫困户走出贫穷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