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好村里的老年人,安沛昌又把目光投向了留守儿童的身上,他的目标是:尽最大的努力,让适龄的孩子们都有学上,上得了学。
贫困户徐青儿,丈夫早年打工时腰部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的几亩土地就靠着徐青儿一人操劳,一年的收入只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活拮据的时候,甚至拿不出给丈夫买药治病的钱。2017年,他们的女儿陈小霞参加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两口子就想让孩子放弃继续求学,去外地打工挣钱养家。安沛昌知道后,多次去他们家里促膝长谈,说服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支持女儿求学。与此同时,他跟徐青儿的结对帮扶人王小成共同努力,帮助陈小霞填报高考志愿,联系有关大专院校,并成功地被武汉铁路职业学院录取。
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一家人喜极而泣:如果不是安书记的坚持,小霞就不会有上大学的机会,小小年纪的她,早就成了外出打工的一员。
欣喜过后,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这个被疾病拖累的家,实在拿不出孩子上学的学费。得知情况后,安沛昌书记亲自带孩子去教育局,帮她申请到5800元的助学贷款。入学后,又积极联系她的班主任老师,为小霞申请了特困助学金5000元,解决了孩子上学期间的生活费,还帮助其申报享受了“雨露计划”。
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在桥南村调研工作时,得知了这家人的特殊困难,高度重视,安排县总工会和慈善总会,帮助小霞按照程序申请,获得了共计6000元的贫困学生资助金。徐青儿激动地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要不是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我女儿哪有机会去上大学。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全家生活的希望,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盼头。”
孩子上学后,考虑到徐青儿家的实际困难,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安排她在老年照料中心做了厨师,既增加了一些收入,又能够随时照顾丈夫。徐青儿干得非常开心,每天的饭菜都精心搭配,厨房和餐厅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村里还有一家贫困户,家里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七十多岁的奶奶吕亲狮与孙女一起生活,孩子读高中。由于孩子不了解家里情况,不知道自己家是贫困户,就错过了学校的申报填表,本该享受的贫困助学补贴,就无法领取。安沛昌知道情况后,与孩子的班主任、学校领导多次联系沟通,说明情况,并多次去县教育局相关部门协调,后来孩子每年5500元的高中生教育扶贫补助顺利领取。有了这个助学补贴,这个家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小女孩特别开心。吕亲狮告诉乡邻们:“安书记就是咱的人,有困难就找他,一定能够解决。”(www.daowen.com)
贫困户李陈亮,两口子常年在延安打工,女儿李艳柠在县城读初中,中考成绩不是很好,两口子便计划让孩子辍学,跟着他们去打工。眼看着开学的日子就要到了,李艳柠找到了安沛昌,求安书记帮忙说服家长。
针对这个情况,安沛昌先找到孩子的爷爷奶奶,耐心细致地说服老人,给他们讲解学文化的重要性,几次三番,终于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接着又打电话给艳柠的爸妈,请他们能够遵从孩子的心愿,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从长远出发,支持孩子继续上学。在他不厌其烦的劝解下,艳柠的父母松口了,同意了供女儿继续上高中。
家长的问题解决了,安沛昌带上李艳柠,去教育局,去适合她的几所高中咨询,帮她联系报名,最终顺利地录取到汉薛中学。临开学的时候,他特意找艳柠谈心,鼓励她放下包袱,放松心态,好好读书。艳柠噙着眼泪,不住地点头,感激的心情无法言表。
像这样,为了孩子们有学上,不掉队,安沛昌不记得自己跑了多少趟教育局,县里的几所学校他几乎都去过。留守的家长们大多都是老人,没有文化,交通不便,给贫困户孩子办理助学补贴的手续,每次都是安沛昌开车拉着他们,去教育局和学校咨询、递资料、协调、盖章、完善。安沛昌说:村里的孩子们,特别是贫困户的孩子们,上学真的很不容易,可没有文化,难道永远就只能去异乡,做一个底层打工者?扶贫先扶志,我要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做有文化的一代人。
捧出诚心,托起明天的太阳,让贫困户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安沛昌发自内心的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