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是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① 李家老宅
② 李家新居
◎桃源县三阳港镇九庄堉村李三清是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户
① 黄家老房子
② 黄家新房子
◎2016年,汉寿县沧港镇凰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枝银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名单,年底入住新房,并享受易地搬迁后续帮扶(www.daowen.com)
常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常德市发改委牵头,建立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协同市直相关部门成立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精准发力。
在具体工作中,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督促指导各区县制定县级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将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乡镇、具体个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有据可循、有序推进。针对搬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他们先后制定党组成员联点包片工作制度、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方案、“十项保障措施”、结余资金使用方案、产业扶贫专项行动方案等多项保障制度。
在坚持制度引领,解决好怎么搬的问题的同时,常德市还坚持精准识别,解决好搬迁谁的问题。常德市按照由户申请、群众评议、入户核实、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批准六道程序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据了解,国家原下达常德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45723人,全市采取集中下乡入村的方式,从区县抽调1000多名干部,连续2个多月对“四类人员”进行核实清理,共核减9686人。聚焦标准不合理、程序不合规等问题,常德市采取疏导解释、公开评议等方式加强精准识别,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
常德坚决杜绝就地重建、简单位移、“从山顶到山腰”等现象,而是将贫困户迁至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使生活条件改善立竿见影,使安置点的发展前景也更开阔。常德市发改委坚持以方便群众、科学布局为统领,统筹考虑安置点的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重点突出解决生态脆弱敏感区和生存环境恶劣不宜居住区的搬迁问题。
数据显示,常德市搬迁人口集中安置4086户,其中依托中心村安置占73%,依托乡镇和县城安置占21.9%,依托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安置占5.1%,为安置点后续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尽可能依托规划将搬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解决在事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