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易地扶贫搬迁:安居立业,跳出穷窝窝

易地扶贫搬迁:安居立业,跳出穷窝窝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居才能立业,穷家不搬,穷根难断。张家界各区县“大展拳脚”,探索出各有特色的“路子”,分年度、有计划地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易地搬迁。桑植县共认定划分符合易地扶贫搬迁区域1686 个,涉及23个乡镇252个村1493个组。其中,集中安置的“阳光院”模式在全国推介。保障搬迁房子的建设质量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根基所在,张家界把质量安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生命线”。

易地扶贫搬迁:安居立业,跳出穷窝窝

安居才能立业,穷家不搬,穷根难断。2015年底,张家界市有2.7万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居住、交通通信、就医、上学等都受限,发展产业的空间不大,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实施易地搬迁,确是迫在眉睫,也是治本之策。

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40个字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六个结合、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突出旅游、重点突破。”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协调联动,一项项工作机制也逐步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机制,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日跟踪、周汇总、半月督查、月通报”机制,联点包片工作机制,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始终坚持以高压态势推动工作开展。

因地制宜,强化保障,一个个配套政策不断制定且明确:安排4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奖励经费,《关于做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出台。

2016年,这场“头号工程”揭开序幕。

“搬”就一个字,工作却不简单。“这是一个‘细活儿’,任何一个步骤不精准,都出不了‘好成品’。”哪些人要搬、可以搬?以哪种方式搬?搬到哪里去?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课题。

① 慈利县南山坪乡南山坪村集中安置点

② 南山坪村搬迁户的老房子

面对这些问题,张家界把“精准”作为贯穿易地扶贫搬迁始终的“要领”: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精准确定安置方式—精准开展后续扶持。(www.daowen.com)

为确保“应搬尽搬”,张家界按照“先定区域后定人”的高精度识别思路,将搬迁区域锁定在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等深度贫困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明确贫困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及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及公示、县级政府审批及公告、签订搬迁协议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存档备查。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张家界各区县“大展拳脚”,探索出各有特色的“路子”,分年度、有计划地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易地搬迁。

桑植县共认定划分符合易地扶贫搬迁区域1686 个,涉及23个乡镇252个村1493个组。坚持“以产定搬”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方式、科学规划安置点,采取开发园区、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安置3种方式,形成县、乡、村“三级梯度”模式。其中,集中安置的“阳光院”模式在全国推介。

挪出穷窝,住进的是“幸福房”,更是“安全房”和“放心房”。

保障搬迁房子的建设质量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根基所在,张家界把质量安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生命线”。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严把工程规划设计关、材料设备采购关、现场施工监理关、工程竣工验收关,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建设。

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地质灾害隐患和工程质量安全排查,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在做好基本摸排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排查整改问题125个,有效消除各类隐患。

各区县设立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后期维护专项资金,建立业主方、物业管理、施工单位三方协作长效机制,制定房屋后期维修(护)制度,积极主动开展工程检查维修,对群众反映的房屋质量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维修,并建立维修台账,做好跟踪回访,确保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