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他人决策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探讨为自己和为抽象的“他人”决策时的差别,并采用不同类型的实验范式进行了研究。阿尔雷克特等和尼科列等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比较为自己和为他人完成跨期决策上,并发现在为他人决策时,与奖赏相关的脑区激活减弱,但与情感相关的脑区(如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增强(Albrecht et al.,2010;Nicolle et al.,2012)。铃木等(Suzuki et al.,2012)的研究关注个体对他人价值评估的学习,以及对他人决策行为的预测。结果显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参与奖励预测偏差的加工,这种现象在关于自己和关于他人决策中是相同的;而与为自己决策不同,在预测他人行为时,还需要背内侧或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参与对行为预测偏差的编码。与之类似,学者们也研究了个人对他人[一般人群(general population)]决策偏好的预测,fMRI结果说明更高的偏好预测准确率与更强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呈现相关关系。从功能连接的角度来看,背内侧前额叶皮质与心智理论(ToM)加工相关脑区(如颞顶叶联合区、后扣带回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越强,对他人偏好的预测准确率越高(Kang et al.,2013)。在苏尔等人的研究中,决策者为自己和他人进行亲社会学习任务,研究发现虽然决策者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他人收益的在意,但对自己收益的在意程度更高。而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说明了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空间梯度式激活:腹侧激活主要代表与自身收益相关的认知加工,而背侧激活主要代表与他人收益相关的认知加工(Sul et al.,2015)。更重要的是,内侧前额叶-纹状体之间的功能连接在个体层面上存在差异,并与决策者具有自私还是亲社会的属性有关。学者们探索了决策者为自己和另一个人决策时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显示,奖赏相关脑区在与自己相关的决策中激活更强,而与心智理论(ToM)相关的脑区则在为另一个人决策时表现出更强的激活。此外,杏仁核和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分别参与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的价值加工(Jung、Sul、Kim,2013)。
综上所述,在风险决策行为与为他人决策方面,现有研究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研究从社会距离的角度揭示风险决策中损失厌恶差异的认知加工机制。(www.daowen.com)
本部分首先重点介绍了损失厌恶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以往文献中发现的影响因素。为了引出本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社会距离,我们首先梳理了解释水平理论,从而了解心理距离如何影响人们的感知加工特征,并着重介绍了心理距离中的社会距离概念。此后,我们又介绍了调节聚焦理论,并将解释水平聚焦到风险决策中的损益加工上去。同时,我们引入了在自我与他人决策差异研究中常用的后悔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合决策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随后分别回顾了与风险决策、损失厌恶、社会距离研究相关的脑区、大脑功能网络以及与反馈加工相关的脑电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