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利伯曼指出心理距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通常以自己、这里、此时等直接经验作为参考点,关注事件或者行为偏离该时间、空间、社会距离和概率的不同方式。因此,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以及概率构成了心理距离的不同维度(Trope、Liberman,2010)。
解释水平理论最早仅关注心理距离中的时间距离(temporal distance)维度,用来解释跨期选择问题(Liberman、Trope,1998)。随着解释水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由时间距离拓展到空间距离(spatial distance)、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以及假设性(概率)(hypotheticality)维度(Leiser、Azar、Hadar,2008)。
1.时间距离
时间距离描述了行为或事件距离当下时间点的时间长短:未来的行为或事件具有更长的时间距离,而近期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具有更短的时间距离。因此,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人们将远期行为表征为更高的抽象水平(高解释水平),而将近期行为表征为更低的抽象水平(低解释水平)。在一项在不同时间节点对物品进行分类的研究中:被试在近期事件(如下周末、下周五)中,对物品的分类更加具体;在远期事件(如明年、下个暑期)中,对物品的分类更加宽泛——如在近期事件中将薯片、热狗归类为“零食”,在远期事件中将其归类为“食物”(Liberman、Sagristano、Trope,2002)。在利伯曼、特普的研究中,实验人员要求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完成选课。结果发现:在选择近期课程时,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容易完成的课程,即更关注完成课程的可行性(feasibility);而在选择远期课程时(如下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身更渴望、更有意义的课程,即更关注对课程的渴望性(desirability)。这种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具有不同选择偏好的现象被解释为:近期行为与低解释水平(如完成目标的可能性)紧密相关,而远期行为与高解释水平(如对自我的意义)紧密相关(Liberman、Trope,1998)。
2.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指事物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空间距离越长,人们越倾向于用抽象的、整体的高解释水平信息来表征该事物;反之,空间距离越短,人们越倾向于用具体的、局部的低解释水平信息来表征该事物。有研究要求被试想象一个帮助朋友搬入新公寓的场景,并通过操纵公寓的地点来控制空间距离,发现:在长空间距离下,被试通过结果(end)识别行为,并且在回顾事件时,采用更多的抽象性语言;在短空间距离下,被试通过方法(mean)识别行为,并且在回顾事件时,采用较少的抽象性语言(Fujita et al.,2006)。(www.daowen.com)
3.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描述了人际的亲近或疏远程度。一般而言,自己、朋友、内群体成员之间相比于其与他人、陌生人、外群体成员具有更短的社会距离,因而与低解释水平相关。权力是影响社会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拥有权力越大的个体感知到自身与他人的社会距离越长。在史密斯、特普的研究中,主试通过要求被试描述曾经对他人取得控制或者被他人取得控制的经历来操纵被试感知权力。实验结果显示,感知到高权力水平的被试会进行更多的抽象性思考(Sm ith、Trope,2006)。
4.假设性(概率)
概率作为心理距离的另一个维度,描述了可能发生但不确定会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小概率事件对应更长的心理距离,因此与抽象的、全局的高解释水平有关(Wakslak et al.,2006)。在一项研究中,被试面临以大概率和小概率出现的具体情境(野营、搬家等),并被要求对与该情境相关的物品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相比于大概率情境,在小概率情境下,被试对事物的分类更加宽泛和抽象(Wakslak et al.,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