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现象广泛存在于非风险领域和风险领域中(刘欢等,2009)。
在非风险领域中,当人们拥有某种物品时,对该物品的价值估计要高于未拥有之前的价值,这种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Thaler,1980)。在卡内曼、尼奇、塔莱的实验中,卖方组被试事先每人得到一个马克杯,并在一定价格区间内给出愿意出售所拥有的马克杯的最低价格(willingness to accept,WTA),而买方组被试则需要决定愿意为买入这个马克杯所支付的最高价格(willingness to pay,WTP),选择组被试选择接受马克杯还是一定数额的金钱。研究发现,对于同样的马克杯,卖方出价的中位数为7.12美元,买方出价中位数为2.87美元,选择者接受金钱金额的中位数为3.12美元。显而易见,卖方组出价远高于买方组和选择组(Kahneman、Knetsch、Thaler,1990)。这种禀赋效应被视为非风险领域的损失厌恶,即卖方失去这种物品所导致的痛苦(负效用)远大于买方得到该物品所带来的快乐(正效用)(Kahneman、Knetsch、Thaler,1990;Novem sky、Kahneman,2005)。禀赋效应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在实验研究(Kahneman、Knetsch、Thaler,1990;Tversky、Kahneman,1991)和基于现实数据的实证研究(Hoyer、Herrmann、Huber,2002)中均得到了证实。
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也被认为是损失厌恶在非风险领域的重要体现(Novem sky、Kahneman,2005;Tversky、Kahneman,1991)。现状偏差主要是指决策者更倾向于保持现状,而不是做出改变(Samuelson、Zeckhauser,1988)。在尼奇的研究中,来自一个班级的学生每个人收到一个巧克力棒,另一个班级的每名学生则各收到一个马克杯。学生们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目前收到的礼物来与其他人的礼物交换,尽管交换的步骤很简单,但大约90%的学生仍选择不交换,继续持有当前的礼物(Knetsch,1989)。这种现象偏差可以被解释为:当个体面临选择时,现状相当于参考点,任何对现状做出的改变都被视为一种损失,而相比于做出改变所带来的收益,决策者往往对损失更加敏感,因此会选择维持现状的策略(Samuelson、Zeckhauser,1988)。(www.daowen.com)
禀赋效应和现状偏差都是损失厌恶在非风险领域的具体表现。二者有所交叉,但并不完全相同,具体表现为二者所针对的具体决策情境和决策对象不同(刘腾飞等,2010a)。禀赋效应是针对某一物品而言,拥有该物品后,由所有权效应引起的对该物品的估值增加;现状偏差则是针对某一状态而言,决策者更倾向于保持现状而不是做出改变,具体表现为一种避免做出决策的行为(Anderson,2003;Morewedge et al.,2009)。当研究的因变量是对所有物的交换时,交换即可以理解为对所有物的“损失”,也可以理解为对现状的改变,此时禀赋效应和现状偏差是等同的(刘腾飞等,2010b)。
在风险领域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试不愿意参与以50%概率得到50元,以50%概率失去50元的赌注。从数值上看,参与该风险型赌注的期望收益是0,因此与不参与该赌注所产生的无损失无收益的结果是无差异的。但是因为损失厌恶的存在,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远大于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因此该赌注的实际效用为负,小于不参与赌注时的0效用(Kahneman、Tversky,1979)。特沃斯基、卡内曼还发现,只有当赌注中的潜在收益值由50增加至100时,被试才会认为潜在损失所带来的痛苦大约和潜在收益所带来的快乐相互抵消(Tversky、Kahneman,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