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期望效用理论:分析决策的新框架

期望效用理论:分析决策的新框架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期望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人在进行选择时所采用的分析框架。由于无法用金钱量化的选项也可以用“效用”表达,因此期望效用理论不会局限在与金钱相关的决策问题,而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决策领域中。期望效用认为面多对个选择时,理性人会选择具备最大效用的选项。上述四个公理是期望效用理论成立的前提,所以其中任何一项公理的不成立都会导致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合理性。

期望效用理论:分析决策的新框架

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指出了以客观价值预测决策的局限性,并将效用的概念引入决策中。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期望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作为人在进行选择时所采用的分析框架(Von Neumann、Morgenstern,1944)。由于无法用金钱量化的选项也可以用“效用”表达,因此期望效用理论不会局限在与金钱相关的决策问题,而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决策领域中。该理论的构建基于信息是完全的,以及人是理性的两项基本假设。期望效用(EU)的函数化表达为:

其中,i为具体选项,Pi为该选项出现的概率,U(xi)为该选项所带来的效用。

期望效用认为面多对个选择时,理性人会选择具备最大效用的选项。在期望理论中,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为个人偏好确立了如下的公理:

抵消性(cancellation)认为结果相同的选项可以抵消,而仅靠分析比较结果不同的选项即可做出选择。比如说,假设给定选项X优于选项Y的前提,则以概率P得到X,以概率1-P得到Z,一定优于以概率P得到Y,以概率1-P得到Z。这是因为在两种选择中都有以概率1-P得到Z,因此可以抵消,仅留下选项X和Y的比较。

传递性(transitivity)认为个人对不同选项的偏好是可以传递的。如果对选项X的偏好强于选项Y,对选项Y的偏好又强于选项Z,则可以推导出个人对X的偏好强于对Z的偏好。(www.daowen.com)

占优性(dominance)认为如果选项X有时优于选项Y,有时和Y一样,也就是说选项X永远不比选项Y差,则个人在面临选择时只会选择选项X。

无差异性(invariance)认为对同种结果的不同描述方式,不会影响个人的偏好和选择。

上述四个公理是期望效用理论成立的前提,所以其中任何一项公理的不成立都会导致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