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购入企业后,经过下料、发料、配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这样就构成了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生产物流的边界起源于原材料、外购件和辅料的出库,止于成品入库,贯穿生产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料随着时间进程不断改变自己的实物形态和场所位置,物料不是处于加工、装配状态,就是处于储存、搬运和等待状态。
生产物流与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只有合理组织生产物流,才能使企业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生产物流不畅会导致企业生产混乱,甚至发生生产停顿的现象。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中将生产物流定义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直至送到用户手中,经历了整个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产品供应链的上游,主要是产品制造和加工的阶段,供应链的下游,主要是产品流通阶段。供应链上游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以生产物流为主导。
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物料管理。管理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物料,如毛坯、工具、半成品、废品和成品等。物料管理具体体现为库存管理,即对入库和出库进行管理,并协调出库与入库,以保证有足够的物料供应生产。物料管理过程的主要功能是:
①协调生产工序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以保证工序与工序之间、使用与生产之间完好的衔接。(www.daowen.com)
②解决生产过程中,工序与工序之间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空间差异。例如一个产品需要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加工,一个某地生产的产品要在异地进行消费等。
2)物流作业管理。根据生产加工的需要,计划和调度各种运输设备,规划运输路线,使所需的物料及时、通畅地运达指定位置。这里既包含作业计划,也包含作业控制。
3)物流系统状态监控。生产物流系统设置各种检测装置,对系统的物流设备状态、物料状态、物流路线等进行检测。通过模拟屏或计算机屏幕实时显示各种状态,以掌握物流实际运行的情况。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保障系统正常进行。
4)物流信息管理。对生产物流系统和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统计和报告。无论是物料管理、状态监控还是作业管理,都离不开物流信息。生产物流过程实际上是物料流动加信息流动的过程。
上述主要的管理功能并非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信息管理是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生产物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产制造各环节有机组合的纽带。生产物流是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延续的基础和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