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品牌维护对于成长至关重要:三株集团案例分析

品牌维护对于成长至关重要:三株集团案例分析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导学品牌故事三株帝国的倾覆三株集团创始于1992年,是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是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注册资金达2.5亿元,固定资产为25亿元。继而三株提出上诉,最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在几次夸大功效的事件出现后,三株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任何品牌,特别是名牌,离开有力的管理和维护都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很快陷入危机,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品牌维护对于成长至关重要:三株集团案例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品牌保护的内涵;

·掌握实施品牌保护的途径;

·了解品牌危机的特征与类型;

·掌握品牌危机管理的防范与处理。

能力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实施品牌保护的意义;

·能够判断品牌危机的类型;

·能够具体分析品牌产生危机的原因;

·能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品牌危机处理。

素质目标: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品牌保护素养;

·培养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潜移默化加强学生爱国意识。

项目导学

品牌故事

三株帝国的倾覆

三株集团创始于1992年,是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是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注册资金达2.5亿元,固定资产为25亿元。1994—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亿多元跃升至80亿元;从1993年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年底公司净资产增加到48亿元。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销售人员。迅速崛起的三株不仅到达了自身发展的顶峰,更创造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销售纪录,其年销售额80亿的业绩至今在业内仍然无人可及。

三株集团网站的三株大事记里面有两条记录:

1998年3月,常德事件发生,三株口服液销售受到重大影响。(www.daowen.com)

1999年3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常德事件三株集团胜诉。

但是这两条轻描淡写的记录,怎么能淡化三株集团心头致命之痛呢?

1996年6月,湖南常德市陈伯顺购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服用后引起高蛋白过敏反应,两个月后死亡。第二年,其子陈然之状告三株集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费共300万元。1998年3月31日,湖南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责成三株集团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并没收三株非法收入1000万元。

三株几乎被常德一审败诉及其引发的媒体炒作打垮了。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三株产品的社会形象可谓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敢再服用三株呢?更重要的是,当时不仅没人敢买三株,也没人想卖三株。没过多久,三株就积压了7亿多的退货,而且经销商在这时开始拒绝回款,这对三株可谓是雪上加霜。这次事件使三株的销售额从80多亿元一下就跌到了10多亿元,给三株造成的直接损失达40亿元,损失了近7亿的银行存款。至于间接损失,在几百亿以上。此前三株有15万职工,主要是分布在各地的销售人员。一审败诉后,各地退货单像雪片般飞来,事件共造成13万人下岗,在总部的1000多人中也有900多人离开了三株,所有工厂都停产了。

继而三株提出上诉,最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1999年3月25日,持续了一年的官司以三株胜诉告终。官司打赢了,三株人却笑不起来了。短短两年,这个年销售额达80亿元、号称中国最大的保健品企业的公司已陷入全面瘫痪,损失数十亿元、10多万人下岗。官司赢了,三株董事长吴炳新本寄全部希望于新闻媒体进行反炒作,企图用这种方式告诉社会“三株无罪”。然而此时,三株已无力回天,销售业绩依然一跌再跌。官司赢了,这颗中国营销界的耀眼明星也从此陨落了。吴炳新仰天长叹:一个小官司毁掉了三株!谁也不会想到,耗资3亿多元、半年收购17家国有药材公司、梦想建立“中药帝国”的三株,却于2001年11月在和讯网上,贴出了转让下辖公司股权的帖子。

三株集团在危机爆发时违背了以下品牌危机处理原则: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

既然消费者已经受了误导,三株公司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该从负责任的角度,主动停止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2.违背真诚沟通的原则

在事件发生后,三株公司对内瞒骗员工,对外视媒体为敌人,导致公众无法了解事实真相,谣言四起。

3.违背速度第一原则

在危机发生后,企业既没有立即派出得力人员调查事故起因、安抚受害者、尽力缩小事态范围,也没有主动与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进行沟通、说明事实真相。

4.违背系统运行原则

公司仅凭一时之勇去对簿公堂,而没有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致使事态扩大。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

虽然三株公司反复强调自己的产品好,却没有主动邀请权威机构对其进行检测,消费者当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当时三株公司能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由卫生部相关专家对三株口服液的功效进行论证,那么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故事启示

曾经显赫一时、创造神话的“三株帝国”,为什么就这样轰然坍塌了呢?原因恐怕并不那么简单,但公关不当确是其失败的直接因素。其实在此之前,已有大大小小危机出现,只是没有引起三株足够的重视。在“成都事件”中,三株成都市场部人员在编写宣传材料时,未经患者同意,就把其作为典型病例进行大范围宣传,结果导致纠纷,并经媒体曝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也介入了报道,事件由成都波及全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几次夸大功效的事件出现后,三株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直到“三株喝死人”的事件发生后,品牌危机彻底引爆,这样一个庞大的“三株帝国”迅即陷入了风雨飘摇当中。面对如此的品牌危机,三株却一直束手无策,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直到上下游合作商反目,企业经营全面陷入危机,最后从营销大舞台上消逝。

任何品牌,特别是名牌,离开有力的管理和维护都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很快陷入危机,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韦桂华.三株为何枯萎——由三株官司看品牌的危机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19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