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放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等六大方面举措。一系列政策在稳就业方面持续发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反映出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稳就业、保民生的严峻态势。
2019 年,我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28 亿人,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拓宽(见图6)。调研发现,民营企业稳就业、保民生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三大方面的履责表现突出,为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注入坚实的责任力量。
图6 2011—2019 年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0)》。
在重点行业方面,民营企业“三新”经济带来就业新增量。“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营活动的结合。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9 年,以新业态形式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已经达到623 万,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 万人,新就业形态下的网约车、外卖、闪购、民宿等平台经济的灵活就业,已成为吸纳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新渠道,是实现“保就业”的重要载体。以滴滴为代表的新经济平台型企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解决现存就业压力。滴滴平台上有1166 万名网约车司机、近18 万名代驾师傅、6000 名两轮车运维师傅。同时,围绕生态有3000 多家汽车租赁公司,产业链上下游拉动600 余万人就业,总共带动1826 万个就业机会。
【案例】阿里巴巴:数字经济打造就业新引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阿里巴巴全生态就业体系与就业质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测算,2019 年阿里巴巴经济生态共蕴含就业机会6901 万个,其中新基建创造就业机会超过千万。
一是新基建带来岗位新增量。以蚂蚁金服、菜鸟、阿里云、钉钉等互联网金融、物流、科技和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共带动就业机会1070 万个,成为电商之外带来最大就业机会增量的板块之一。街头巷尾的150 万名菜鸟物流小哥,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小商家推广收钱码的170 万名“数字微客”,130 万名小程序开发师,都是新基建洪流中的浪花。
二是数字经济催生新工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人社部共发布3 批38 个新职业,其中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和“数字化管理师”等七成都是诞生于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职业。为适应就业市场对新职业的需求,2020 年6 月8 日,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阿里巴巴钉钉联合推出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成为全国首家专注于新职业数字资源培训的线上服务平台。
三是科技创造就业新温度。阿里生态中已经有超过20 万名人工智能训练师,大部分集中在县域。《报告》显示,云客服等灵活就业机会还为残疾人、贫困在校生、退伍军人、“4050”人员等传统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拓宽了就业渠道。(www.daowen.com)
在重点群体方面,民营企业的包容性精神和包容性制度持续推进就业的包容性增长。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在参与调研的24223家民营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在安置特殊人员就业方面有具体举措,安置总体人数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安置残疾人就业63586 人,安置复转军人129444 人,安置刑满释放人员1547 人(见图7)。
图7 参与调研民营企业安置特殊群体就业人数
数据来源:全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2019 年度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在安置复转军人方面,民营企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开展联合行动。2020年7 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共同促进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的倡议》,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就业合作,自2019 年年底开始,万科、滴滴、京东、顺丰、阿里巴巴等民营企业签署退役军人就业协议,为退役军人提供8.1 万个优质就业岗位,达成意向、实现就业共计6.5 万人,为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及确保人人有体面工作提供空间,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享发展作出贡献。
在就业重点地区方面,民营企业就业扶贫呈量与质齐升趋势。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台账系统显示,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进入“万企帮万村”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9.99 万家,就业扶贫发放工资总额106.78亿元,安置就业73.66 万人,较上年增长5.7 万人;技能扶贫投入5.01 亿元,培训111.33 万人,较上年增长26.53 万人。这表明民营企业在贫困地区拓展就业增量的同时,愈加重视就业人员的自身技能,并以定向招工、订单培训和基地吸纳等模式为基础,从创造就业岗位向提供就业服务深度发展。
丹寨县被称为“云上丹寨”,自然景观秀美,同时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贫困县在经济发展中的起点低,贫困群众缺乏生产技能,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留守家乡,农村女性总会承担更多的情感压力,她们既想成为挣钱养家的人,也不忍心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
2014年9月,万达集团决定到贵州省参与脱贫攻坚,并与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一起对贵州3 个县进行了调研,按照国家级贫困县、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标准,最终选择黔东南州丹寨县作为万达帮扶对象,开创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模式。随着万达丹寨扶贫项目建成,外出打工的“丹寨妈妈”陆续返乡,在小镇、茶园、餐厅就业。据统计,近年间有200 余位“丹寨妈妈”回到家乡,在丹寨万达小镇务工,不仅通过陪伴孩子成长,削弱贫困的代际传播,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
按“三步走”规划,万达帮扶丹寨的短期项目是捐资5 亿元建立丹寨扶贫产业基金,兜底帮扶特殊困难人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公益岗位就业。中期项目是发展特色产业,以万达小镇为例,直接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870 人,平均工资3000 元/月;通过万达小镇带动周边旅游村寨持续“升温”,间接带动1182 户4729 名贫困人口增收。长期项目是捐建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可容纳2000 名学生,万达承诺每年招收50%的毕业生到万达就业,目前万达集团已启动了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毕业生定向招聘工作,共提供501 个岗位。
总体来看,2019 年民营企业在拓展就业增量、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继续展现出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促进了持久、包容、可持续的就业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