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高质量的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管理者在制定计划时应遵循以下的原理,才能确保计划的质量。
一是限定因素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拟定各种行动方案。
二是许诺原理,是指在制定计划时,计划的时间应该足够长,以便在这个期限内能够实现对当前的许诺。过长期限或者过短期限的计划都是不能够取得效果的。
三是灵活性原理,是指在制定计划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使计划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四是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时要动态地调整和修正计划,保证组织各项工作的进行。
任何计划工作的程序,即编制计划的步骤都是相似的,一般包括以下八个阶段。
1.估量机会
它是在实际的计划工作之前就应着手进行的工作,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估计,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同时,还应该弄清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哪些,并对可能取得的成果进行机会成本分析。显然,估量机会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
2.确定目标
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为每个部门的目标甚至是每个员工的目标,最终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这些目标又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为组织整体、部门和成员指明了方向,并可以作为标准来衡量未来实际的绩效。
3.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是关于要实现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就是研究分析和确定计划工作的环境,或者说就是预测执行计划时的环境。因此,应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执行计划最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www.daowen.com)
4.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般来说,实现某一目标的途径有多个,也就是说会有多种行动方案。要想选择最佳的方案,首先要拟定尽可能多的行动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当然,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方案越多,评价和选择方案所花的时间和成本也就越多,从而降低了计划工作的效率。
5.评价和选择方案
在找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明确了它们的优缺点后,就要根据前提和目标,权衡它们的轻重,对方案进行评估。可以采用运筹学、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对于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方案。有时会发现同时有两个可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首先采用哪个方案,将另一个方案也进行细化和完善,并作为后备方案。
6.制定主要计划
拟定主要计划就是将所选择的行动方案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拟定计划要清楚地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
7.制定派生计划
派生计划是主要计划的支持性计划。例如,公司制定了“当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5%的销售计划”时,就会派生出来生产计划、促销计划、销售人员培训计划等。公司确定扩建厂房、扩大再生产的主要计划后,随之而来的还要确定资金筹措计划、设备采购计划、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原材料供应计划等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在完成上述各个步骤之后,最后一项工作便是将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数量分配计划。预算通常包括费用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编制预算,一方面是为了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衡量计划工作完成进度的重要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