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定额是指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产品或某项工程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所谓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就是指先进合理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即在既定的工程对象和结构性质情况下,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法、操作技术水平以及组织管理水平所消耗的物资数量。
(一)消耗定额的作用
(1)消耗定额是编制物资计划,确定物资供应量的依据。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有计划地对物资进行分配和供应,必须正确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科学的物资计划必须以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为依据。
(2)消耗定额是加强经济核算、考核经济效果的重要手段。消耗定额是衡量物资节约或浪费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消耗定额,这就从制度上规定了物资耗用的标准,以便对施工生产过程耗用物资进行有效控制。消耗定额又是核算工程成本和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3)认真执行消耗定额是增产节约的重要措施。贯彻执行消耗定额,能鼓励施工队组节约使用材料,降低消耗,消耗定额也是开展竞赛评比条件的标准。
(二)消耗定额的种类
(1)材料消耗预算定额。材料消耗预算定额是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组成部分,系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来计算和确定的。它的项目比概算定额细,是用来编制工程预算、施工计划、材料需用、申请和供应计划的依据,也是完工后办理材料结算的依据。它是建筑企业材料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定额。
(2)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建筑工程施工定额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与预算定额相同,但更为细致和具体。施工定额是用来编制作业计划,下达任务书、工料预算、限额领料、考核工料消耗的依据。
(三)消耗定额的构成
建筑工程的物资消耗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物资消耗。
(2)工艺性损耗。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在加工准备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如端头短料、边角余料等;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如砌墙、抹灰时的掉灰等。工艺损耗的特点是这类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善,能够减少到最低限度。
(3)非工艺性损耗。这是由于废品、次品、不合格品产生的消耗;运输保养不善而带来的损耗;供应条件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损耗。如以大代小,优材劣用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损耗。非工艺性损耗的特点是:这种损耗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有的还不是建筑企业本身原因造成的,因此也不能不予考虑。(www.daowen.com)
上述材料消耗中,(1)、(2)部分即构成材料的工艺消耗定额。施工定额就属于这一类。再加上非工艺性损耗,即构成材料综合消耗定额,这种定额又叫材料供应定额,预算定额就属于这一类,参见图6-3。
图6-3 材料消耗预算定额的构成
在实际工作中,非工艺性损耗按工艺消耗定额的比例确定,一般以材料供应系数表示,即
非工艺性损耗=工艺消耗定额×材料供应系数
材料供应定额=工艺消耗定额(1+材料供应系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要降低材料消耗,就要在降低工艺性损耗和非工艺性损耗上下功夫。
(四)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1)统计分析法。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材料消耗的历史统计资料,并考虑到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等因素来计算和确定定额。用这种方法制定的消耗定额不够准确,因此这种方法只用于制定万元定额和平方米定额。采用此法必须具备健全的统计资料。
(2)实验法。系按一定的标准技术方法进行试验,根据试验得出的数据,通过整理分析,确定材料的消耗。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消耗,即可用此法。
(3)技术计算法。是在工程设计图和施工工艺技术文件计算的基础上,吸收工程的先进经验,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制定的定额,技术依据充分,故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
(4)实际测定法。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水平和技术熟练工人操作的条件下,根据现场实地进行观察和测定,得出的数据,经分析整理而确定的消耗数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统计分析法准确,能消除某些不合理的消耗因素。缺点是它受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测定人员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消除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5)经验估计法。这是根据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文件,以及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变化等因素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采用此法最简便易行,但技术依据不充分,准确性较差。一般来说,凡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资料或耗用量不大的辅助材料,可采用统计分析或经验估计法。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把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一般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以技术计算法为主,同时考虑必要的生产经验和统计资料来补充或修正。辅助材料的消耗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来制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