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第二类企业的发展要先于第一类企业的发展,投资盲目,时机关键!

第二类企业的发展要先于第一类企业的发展,投资盲目,时机关键!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宏观经济来看,市场上任何投资行为都是由追逐利润所驱动的。任何一个项目从投资到投产再到盈利需要一个过程,投资就要把握时机。对于各种产品或产业,投资过早,市场还未成熟;投资过晚,待到项目投产,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已经上升,市场已经饱和,各厂家竞相降价,导致投资颗粒无收。在投资市场上,价格反映的信息常常严重滞后。对最终产品生产能力的投资,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扩张。这一模拟结果证实了市场投资的盲目性。

第二类企业的发展要先于第一类企业的发展,投资盲目,时机关键!

宏观经济来看,市场上任何投资行为都是由追逐利润所驱动的。任何商品无论正处在降价之中或是成本正在提高,只要它具有利润空间,都会有投资涌入该行业,投资的增加导致供给的增加。如2010年,中国的小汽车是在降价中的行业,中国紫砂制品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只因当时这些行业都有获利的空间,就不会缺乏新投资的进入。

投资具有风险性,一般来讲项目越大,周期越长,风险越大,利润越高。任何一个项目从投资到投产再到盈利需要一个过程,投资就要把握时机。对于各种产品或产业,投资过早,市场还未成熟;投资过晚,待到项目投产,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已经上升,市场已经饱和,各厂家竞相降价,导致投资颗粒无收。投资过早者往往是个别人,对经济影响不大,而投资过晚者往往是数量众多,他们的危害极大,某些过晚的高额投资失误甚至引发经济整体衰退。投资失误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完全对称所至,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投资失误应该可以逐渐减少。

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对于供求关系反映相对比较准确。在投资市场上,价格反映的信息常常严重滞后。当某种商品因为相对的供小于求时,价格远高于成本,可形成较高利润,众多投资者将蜂拥而至,纷纷投资该产品。但是,往往由于投资建设的周期较长,加之每个投资者在产品面世之前,均采取保密措施,严密封锁消息,在这段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当中,该行业很可能聚集了过量的投资,一旦新增的产能全部投产,往往导致产能过剩。这是现在市场经济中最严重的价格失灵现象。

对最终产品生产能力的投资,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扩张。最终产品过剩的信息从最终产品传到产业链前端,有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花费时间,产业链越长花费的时间越多。

小汽车是一种最终消费品,在生产小汽车的产业链上,有数百种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产业链的最前端可以追溯到铁矿、煤矿和油田。小汽车市场供需的增减会影响到全产业链上所有的供应商。最终产品的市场供需信息,会逐级传递到产业链上所有供应商,每一级都需要花费时间,待到最终产品的市场供需信息,经过检验和判断,去除波动,形成一定的趋势,产业链上的相关供应商才会逐级跟进,越是前端的供应商反应越晚。(www.daowen.com)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考察两大类产业:第一类是制造最终产品的企业,如洗衣机制造商;第二类是为第一类企业提供设备的企业,如制造洗衣机生产线的企业。第一类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二类企业的发展,很显然不增加洗衣机的产量,就不需要增加洗衣机的生产线。第一类企业的发展需要第二类企业来提供保证,没有洗衣机生产线就不会有洗衣机。第二类企业的发展要先于第一类企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第一类企业的发展。任何一类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当洗衣机生产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时,洗衣机生产线制造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必然很快。第二类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的下降,滞后于第一类企业,第二类企业突然失去市场,必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失业。这也是一种市场失灵。

拉斯·特维德在他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2008年中文版)一书中,引用了埃里克·莫斯基尔德等人在哥本哈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模型、基钦周期模型和库兹涅茨周期模型进行了自动同步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产量增加时,产量与产能保持同步增长;当产量开始衰退时,产能仍然保持增长;当产能增加渐缓后,产能增加仍然高于产量增加;产能衰退滞后于产量衰退。这一模拟结果证实了市场投资的盲目性。

各种商品形成不同的产业,一种产业的兴衰会对全社会的收入与支出、消费与产出,造成循环放大的影响,产值越大的行业,其兴衰对整个经济影响越大,高产值行业的兴衰甚至影响商业周期。

在工业经济的早期只有煤炭、钢铁和纺织等很少几种产业,个别产业的生命周期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波动影响很大,随着产业种类的增加,单个产业对经济波动的作用越来越小。老的产业经过几个周期之后,它的发展相对平稳,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小。那些新兴的产业尤其是大型的新兴产业的起伏较大,它们的兴衰对经济波动的拉动作用较大。随着经济发展产业不断更新,最高端的产业就是金融业,现在经济波动的最大威胁就是金融风险,1929年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