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371—1433)原姓马,名和,小名三保,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时称“色目人”,世代信奉伊斯兰教。
图100 郑和像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云南的战争。在战乱中,年仅10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并接受了宫刑,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了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在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保太监”。永乐二年正月二十一日,朱棣萌生“遣使西洋诸国”的想法,下令“命福建造海船五艘”,郑和受命,开始了伟大的旅程。
《明史》卷三百四对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有明确记载: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5]
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大型舰船六十二艘、两万七千八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自苏州刘家河(江苏太仓)出海至福建,再自福建五虎口(闽江口)启程,到达占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市),此后访问了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同样据《明史》卷三百四记载:
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6]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除了与诸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外,也有对西洋诸国以武力威慑的目的:对一些海盗予以了打击,如俘获了海盗陈祖义,同时又带回了大批的安南战俘,平定了安南的战乱。
然而,安南的战乱平叛并不顺利,处于同样的目的,郑和开始第二次下西洋: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址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7]
永乐六年(1407年)九月,郑和率两万七千人前往锡兰山(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诱使郑和至都城中,向郑和索要金币,并且发兵劫持郑和的舟船。郑和趁众人出城劫船,都城空虚之际,率领部下二千余人,出其不意攻破其都城,生擒国王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出城劫郑和船的人闻讯赶来,也被郑和军队降服。永乐九年(1409年)六月,郑和回到中国,献所俘虏人员于朝廷。皇帝特赦免死,并且释放所俘之人回国。这样,交址叛乱已被平叛,整个安南诸王皆来朝拜。(www.daowen.com)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主要访问了占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市)、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泗水市)、暹罗(今泰国)、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港)、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今斯里兰卡)、柯枝(今印度喀拉拉邦柯钦港)、古里(印度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市)等国。在到达锡兰时,郑和慷慨地向当地的佛寺进行布施,主要施有金、银、丝绢、香油等物,并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以垂永久。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现保存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中,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8]
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行至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八昔河口)时,恰巧遇到该国前王子苏干剌,杀掉国王而自立,其以郑和不曾赏赐自己为由出兵攻打郑和。郑和与之力战,追击到喃渤利(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班达亚齐市)将其俘获,并将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俘获了,在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回到中国面见皇帝,皇帝大喜,对郑和一行人马予以嘉奖。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远达占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市)、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泗水市)、柯枝(今印度喀拉拉邦柯钦港)、古里(印度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市)、喃渤利(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班达亚齐市)、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市)、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哥打鲁巴市)、忽鲁谟斯(今伊朗格什姆岛)、比剌(今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岛)、溜山(今马尔代夫)等国并赐予钱物,可见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已使明朝外交范围远达非洲南部。
图101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始于永乐十四年(1416)冬,终于永乐十七年(1419)七月:“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明史》卷三百八)郑和远航至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泗水市)、柯枝(今印度喀拉拉邦柯钦港)、古里(印度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市)、喃渤利(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班达亚齐市)、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市)、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哥打鲁巴市)、忽鲁谟斯(今伊朗格什姆岛)、比剌(今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岛)、溜山(今马尔代夫)、不剌哇(今索马里下谢贝利州巴拉韦港)、阿丹(今也门亚丁港)等十九国。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日,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正月二十五日,郑和此前出访的国家派使节前来朝贺,诸如爪哇、柯枝、古里、喃渤利、忽鲁谟斯、溜山、不剌哇、阿丹等国均遣使而来。此后,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使臣回国,朱棣赐钱币、丝绢等物,并派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这就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八年(1422)八月,郑和回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始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正月二十七日,《明实录》卷二六七:“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及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印银,令中官郑和赍往给之。”缘由是施济孙请求继承父亲海外宣慰使的职位,朱棣命郑和携纱帽及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印银等所赐之物出海赠予。然而,同年七月十八日(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伐途中,明仁宗即位,当天即颁布命令,宣布停止下西洋等活动,并要求已出发的船队返航,停止造船,郑和亦返航。
宣德五年(1430)六月,皇帝“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郑和开始了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率队从龙江关(南京下关)起航,历柯枝、古里、喃渤利、忽鲁谟斯、比剌(今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岛)、溜山、不剌哇、阿丹等二十国后返航,宣德八年(1433),郑和因劳累过度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郑和的副手王景弘率领返航,同年回到南京。
郑和去世后,明朝离开远洋,开始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东西之间的海上交通被迫中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