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船只数量众多,且被广泛使用。秦始皇巡行各地时就曾乘船渡过江河,甚至行驶于海上;汉代的诸侯也大量造船,雄踞一方;在农业上也使用船只,尤其是一些水田地区,木船成为在水田里方便的交通生产工具。
图41 农田用船
船只的广泛使用催生了船只技术的改进,在秦汉时期,船只的发展渐趋成熟,船只的帆、桨、橹、篙、舵、碇、木石锚等部件均有改进革新。
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帆”,但《释名·卷七·释船》载“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显示,于东汉末年成书时已有帆字,其作用则是使船疾驶。早期的帆布能用来调整角度,汉代则出现可以转动的帆。《南州异物志》:
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有卢头木叶如牖形,长丈余,织以为帆。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风吹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减灭之也。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安而能疾。
意为将每一面帆与船的纵轴呈一角度,风吹帆上,聚拢为一股合力使船前进。借助大自然的风获得动力,免除人们的辛劳。
桨,是古老的推力工具,只不过要借助人力,向后滑动桨,利用水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一般来讲,船的大小决定了桨的多少,战船由于灵活性的需要,一般比民用船只的桨多些。早期的桨一般较短,推力小,秦汉时期已有长桨,又叫棹,可使船快速前进。
橹,来源于桨,其形状类似于桨,但比桨更加长大。《释名·卷七·释船》:“在旁曰橹。橹,旅也,用旅力然后舟行也。”可见,橹多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支架上,人在船上用手摇动,橹便在水中左右摆动,以此产生推力。
篙,结构最为简单,即一根长竿,非常古老。将篙插入水底,用力撑,船便获得动力,在浅水中作用格外巨大;停靠时也可以用篙抵住岸边,不致使船发生碰撞;途经险滩时也可以撑住礁石,防止搁浅或碰撞。(www.daowen.com)
舵,舵是由桨演变而来。桨可以在做推进工具时,兼顾控制航向。但当众多桨手划船时,既要推进又要控制航向就相当困难,于是就专设一名桨手控制航向,他位于船尾,因为船尾距船的转动中心较远,在改变船的航向上最省力、快捷,同时他又与推进桨手互不干扰。后来船体加大,桨叶面积也随之增加,就逐渐产生了舵。
碇,停船时抛在岸上或者沉入水底用以稳定船身石块,抛在岸上可以通过自身重量来固定船只;沉入水底可以半陷入泥中,也可以固定船只。
木石锚,木石锚的出现的时期最迟不晚于汉朝。1955年在广州市郊区东汉墓穴中出土的陶船模型上有一悬挂物。该物正面呈“十”字形,侧视则为“V”字形,据分析它是一种木叉与石块的结合物,主体为木,两支分又是抓附淤泥的齿爪。石锚重量大,木锚抓力强,人们逐渐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在石块的两侧系上树枝或木棒,创造出兼有二者优点的木石锚。
有了优良的船只,秦汉时期的航行范围逐渐扩大,终于在经济强大的汉王朝出现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的古船开始接受茫茫大海的检验。
【注释】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61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62页。
[3]赵川东:《50年发掘汉长安城初露真容》,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1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