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在实施长江大保护行动中,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坚持标本兼治、循序渐进,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一)突出铁腕治污,解决重点问题。宜昌市积极破解“化工围江”,全市第一批关停淘汰沿江1千米范围内化工企业22家,长江、清江1公里范围内不再布局任何新的工业企业。荆州市严格治理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全市14个地表水国家和省考核断面达标率由去年71.4%提高到78.6%,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黄冈市坚持生态保护工作常态化推进、动态化整治,全市采取一天一动态、一项一督办、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碰头、一季一会议、半年一考评、年终一结账的“七个一”机制。鄂州市坚持源头治理,在环梁子湖区域建设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开创了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
(二)突出系统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全省各地着力推进系列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宜昌市制定《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试验总体方案》,推进河道岸线生态治理修复、港口船舶污染治理和城区生态修复。荆州市加快推进“绿满荆州”建设,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黄冈市积极实施“水碧、地绿、天蓝、土净”四大工程,系统治理生态环境。鄂州市加快水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江湖连通工程,加快湿地保护与恢复。
(三)突出产业支撑,推进转型发展。以宜昌市化工产业转型发展为例,一是坚决关停淘汰污染企业;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但不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生态红线规划、地区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的化工企业,限期搬入枝江循环化工园区和宜都循环化工园区;三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对符合产业政策、达到安全环保等要求的化工企业,进行工艺绿色化升级改造,充分利用湖北自贸区片区机遇,推动境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向宜昌延伸和转移。同时,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推动总投资240多亿元的22个康养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努力打造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典范。(www.daowen.com)
(四)突出集约发展,推动产业融合。一是发展生态农业。从调研组了解的情况看,浠水县石牛山猕猴桃精品示范园引进“金玉”等优良品种,通过科学化种植,每千克猕猴桃市场价过百元;公安县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实施精细管理,一些生产环节的用工和开支可以缩减10倍以上。从地方反馈的情况看,黄冈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无公害产品,建成国家级标准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县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1个,绿色农业生产面积达到130多万亩。鄂州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1亿元生态农业发展资金,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全市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443个。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以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宜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为代表,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建立行业间产业间循环发展模式。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各地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有机肥加工、发酵床养殖等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生产方式。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农机服务、疫病防控、农产品运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特色城镇等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五)突出改革创新,探索长效机制。一是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全省共出具116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和7个深层次试点审计报告。二是推行“河(湖)长制”改革,全省4230条流程5千米以上的河流和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755个湖泊实行“河(湖)长制”全覆盖。三是推动投融资模式创新。长江产业基金核准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项目库中遴选首批32个项目,给予1208亿元授信支持。我省18个重大项目列入长江经济带金融租赁联盟项目库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