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花卉产业中经营主体的绩效差异分析及成功率函数构建

花卉产业中经营主体的绩效差异分析及成功率函数构建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考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构造满足条件的成功率函数为。由于花卉产业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取α+β=1,并使用预期绩效估算变迁成本。这能部分解释在诸如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市场,不同组织形式的经营主体的技术投入和产品质量、价格绩效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图6-9δ、θ与动态互动增长

花卉产业中经营主体的绩效差异分析及成功率函数构建

为了直观地表示上文中各命题的结论,考察经营主体不同的技术偏好和制度创新水平对其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经济绩效及其互动关系的影响,本书使用Matlab 2016b对上述命题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表6-2 初始参数赋值

(一)技术选择

在短期内,给定制度水平的不同经营主体,都存在各自最佳的技术选择,且不同主体的技术选择与给定的制度水平正相关。图6-4的仿真图像所示为当A、α和β给定后,不同的制度水平环境下,对于经营主体进行持续的技术投入后经济绩效的变化。由图像显然可以判断,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制度水平S的取值,经济绩效都存在一个最高点,而且最高点对应的技术选择和绩效水平随S上升而上升。这能部分解释在诸如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市场,不同组织形式的经营主体的技术投入和产品质量、价格绩效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小农生产组织不愿意加大自身技术投入的现状并不是非理性的选择,而是在考虑了自身制度水平下的最优选择。

图6-4 给定制度下的农业技术选择与经济绩效关系

(二)技术进步

在短期内,经营主体所处的初始制度水平和技术偏好越强,技术进步的速度越快,能越快达到最优的技术投入和经济绩效水平。图6-5的仿真图像所示为短期内,制度模式接近的经营主体,其技术偏好θ对技术进步幅度的影响。图6-6的仿真图像所示为技术偏好相同时,不同的制度模式S对技术进步幅度的影响。由图6-5和图6-6显然可以判断,相同条件下,技术偏好越高的经营主体越能迅速地达到最优的技术水平;技术偏好相同的经营主体,自身的制度水平越高,每期取得的技术进步也越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花卉生产新技术往往更容易在组织化、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在信息化程度低、初始技术水平落后、小生产盛行等看似更有增长潜力的地区反而不容易推行。

图6-5 θ与技术进步

图6-6 S与技术进步

(三)制度变迁

只有在经营主体的制度能力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制度变迁,并且制度创新能力越强的主体做出的制度变迁幅度越大。图6-5的仿真图像表示当技术水平达到原有制度水平下的最优水平时,具有不同制度创新能力的经营主体对其生产、经营、销售等制度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变迁尝试的绩效期望。图6-8所示为在图6-7的条件下,具有不同制度创新能力的经营主体对制度变迁幅度的理性选择。由这两张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制度创新能力小于一定水平的经营主体,最佳的制度变迁策略是保持制度水平不变;经营主体的制度创新能力越高,进行制度变迁的绩效优势就越明显;随着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经营主体在较高经济绩效预期下将愿意做出较大幅度的制度变迁选择。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许多有在其他先进企业(组织)学习经历的经营主体更愿意尝试优化自身与其他农户组织、加工企业、市场销售商甚至与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更容易在其所在地区发展出新的花卉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模式,大大提高该地区的花卉产业绩效水平,带领所在地区的花农一起提质增收。

图6-7 δ与制度变迁的绩效影响(www.daowen.com)

图6-8 δ与最优制度变迁幅度

(四)动态增长

图6-9的仿真图像表示经营主体技术偏好、制度创新水平的不同对其技术、制度、绩效互动变化的影响。由图像可以看出,技术偏好较低的农业经营主体,其经济绩效虽然在缓慢增长,但长期在低位徘徊,并显著低于其他主体。而制度创新水平较低的经营主体,其经济绩效增长到一定程度将趋于平缓。相较于这些主体,具有较高技术偏好和制度创新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快地达到阶段性的经济绩效高点,还能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制度,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绩效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制度、技术、绩效三者的良性互动。

图6-9 δ、θ与动态互动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