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村民生活态度:重视积累与节俭

村民生活态度:重视积累与节俭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艾宝玉老人叙述:“过去,有钱哩都不花,都省着。那咱村上都有不少这样的老头儿,家里有不少地,也不缺吃穿哩,天天还到街上捡破烂。”(二)重视积累与节俭类似,积累也是村民对于生活的基本态度。此外,村民日常生活中还有注意积累肥料、布头、废铁等物品的习惯。特别是涉及妻子不忠等传言时,不仅会对妻子的声誉产生影响,更会严重折损丈夫乃至夫家和娘家的颜面。

村民生活态度:重视积累与节俭

受低下的生产效率以及混乱的社会环境影响,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勤俭和节约。此外,面子观也是村民生活态度的主要体现。

(一) 量入为出

在勤俭持家的思维影响下,该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注意节俭,很少有铺张浪费的情况出现。据李邦存老人叙述:“民国那会儿,衣服都得穿十几年,大孩子穿了再给小孩子穿,都是破破烂烂哩。村里人除了那些有钱哩,都没有几个能穿新衣服哩。东西都是用了还再用。过去,说那用破碗不吉利,不少户还是会用破碗。能将就就将就啦。”不过,村民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贫穷,另一方面则是受节俭思维的限制。据艾宝玉老人叙述:“过去,有钱哩都不花,都省着。那咱村上都有不少这样的老头儿,家里有不少地,也不缺吃穿哩,天天还到街上捡破烂。”

(二) 重视积累

与节俭类似,积累也是村民对于生活的基本态度。据艾宝玉老人叙述:“过去哩,哪有几个能发大财哩,都是地里的庄稼汉,谁能一夜暴富啊。就是那赵国兴的土地也不知道是多少代才能积累这么多土地。没给你说么,‘七老婆’都是天天吃花卷豆芽。要说那些土匪来钱是快,但是他们花钱也花哩快,隔三岔五哩还得官兵打。”相对较低的生产效率让村内各家各户的土地产出基本相当,因此村民很难有一夜暴富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重视财产积累也就成为村民发财致富的重要方式。此外,村民日常生活中还有注意积累肥料、布头、废铁等物品的习惯。村民积累上述物品,实际上与积累财产的逻辑类似,都是为了减少支出,达到积累的目的。(www.daowen.com)

(三) 看重面子

在该村,曾流传有“人要脸,树要皮”“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不争馒头争口气”等谚语,这实质上反映了该村村民的面子观。在该村,面子与年龄、辈分、实力有一定的联系。如前所述,该村有不少村民都有“充大个”思想,这种思想直观地反映为村民的面子观。以往,面子观是影响村民交往的一大重要因素。例如,某一村民去找另一位村民办事,而另一位村民又没有帮忙,那么该村民就会觉得丢了脸,也可以称对方没有“买我的面子”。又如,在办喜宴时,某一村民本该坐在堂屋内,却被故意安排在了院子中,也会觉得对方没有给自己面子。在交往过程中,面子观带有地位平等的意味,也就是说只有地位平等的双方才存在面子这一说法,普通村民与排场人之间不存在面子的对等。如果普通人求排场人办事,只能请对方赏给自己一个面子,而不能让对方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为自己办一件事情。此外,面子还与村民的尊严直接挂钩。如果某一村民在村中受了欺负,而此时又被其他村民当成笑柄,那么该村民就可以说自己“折了面子”。村民们之所以忌讳流言蜚语,就是因为流言蜚语传得太过总会伤及面子。特别是涉及妻子不忠等传言时,不仅会对妻子的声誉产生影响,更会严重折损丈夫乃至夫家和娘家的颜面。

以往,丢了面子的村民总会通过各种方式找回面子。如果一个村民因吹牛被别人识破而遭嘲笑,那其总会找机会拆穿其他人的谎言。如果一个村民受到了别人的欺负或者侮辱,也一定会想办法以牙还牙,以求挽回颜面。丢了面子虽然难堪,如果无法找回面子,那么该村民将永远无法在村中获得相应的地位,被其他村民看不起或者频繁欺负就更加无法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