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血缘关系仍是一个家庭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家庭结构与以往相比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目前,该村多数家庭都为核心家庭,多代不分家的大家庭已经完全消失。不过,由于正式分家的日渐消失,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界线也日益变得模糊。不少年轻人在工作后就独立掌握自己的收入,但仍与父母同吃同住。村内还有些村民,即使父母和自己各自都有房子,却仍经常生活在一起。例如,该村书记王爱英住在别桥村上,公公则住在楚铺村内,但公公每个星期都要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3—4天。类似王书记家这种情况在该村非常普遍。
目前,血缘伦理也出现了与传统不同的新特征。在一个家庭内部,血缘伦理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老人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特别是在婆媳关系中婆婆也不能像以前那般强势。据一位村民讲述,在该村附近,有一次市疾控中心派人来普查婴幼儿的疫苗接种情况。一位妇女便和婆婆一起,拿着疫苗接种本向工作人员询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接种了所有的疫苗。工作人员接过本子查看了一番后表示,免费疫苗都给孩子接种了,但是收费疫苗都没有接种。妇女一听到工作人员这么说,立马转身打了婆婆一巴掌,婆婆顿时大哭起来。妇女见状不但没有安慰婆婆,还对婆婆说:“我给你恁么多钱养老,你都不知道把钱给弄哪儿去了,连疫苗都不给俺儿打,你还有脸哭,咋不去死啊。死老婆子。”当然,这仅是极端案例,村内大多数媳妇并不敢如此对待婆婆,但老人地位大不如前也确实是事实。据李帮存老人叙述:“老哩要是手上没几个钱,在孩子面前说话都没有底气。现在媳妇也不跟过去一样啦,都能打工,都能赚几个钱,那靠谁养就得听谁话。不过,大多数小孩儿都是孝顺哩,那不孝的也不太多。”(www.daowen.com)
亲友们的相处模式与传统时期基本类似。只不过,家庭个体性的强化,使得叔伯、舅舅等亲属参与家庭事务的能力和意愿都在减弱。当然,亲属间交往方式与以往没有太多变化。走亲戚,特别是年节时走亲戚,仍是维持亲属关系最主要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