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亲之间的合谱和人贩子骗局

乡亲之间的合谱和人贩子骗局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乡亲之间还存在请谱的现象,即同姓乡亲合谱。据艾宝玉老人叙述:“有些人打着乡亲的名义跟那些逃荒的妇女和小孩说给他们找个地方住,然后转手就把他们卖给人贩子啦。有哩,人家给他们提供了帮助,还没等人家出门一会儿哩就把人家家里值钱的东西带住都跑啦。”

乡亲之间的合谱和人贩子骗局

以往,乡亲多代指自己的同乡之人或者是村民对当地人的称呼。因此,其多是在外村民对本村村民的称谓,或者是本地村民在外地村民面前才称呼自己的本村人为乡亲。

(一) 乡亲的标准

对于外出村民而言:一方面,仍居住在自己家乡的村民就是乡亲;另一方面,在异乡遇到与自己来自同一地区的村民也可称之为乡亲。此外,乡亲也可以是针对以自己所在村落为中心的特定范围之外村民的一个概念。当然,乡亲也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如果村民外出的地方离自己的家乡并不算远,此时乡亲多指居住在自己村落及村落附近的村民。同时,在针对特定范围之外的村民时,也可以使用乡亲这个概念。如果村民外出的地方离自己的家乡较远,甚至已经离开了自己所居住的省份,乡亲的范围则可以扩大到自己所居住的县。

(二) 乡亲关系

对于一直居住在自己家乡的村民而言,乡亲关系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乡亲此时与其他地缘关系杂糅为一体,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与此相对,对于在外逃荒或者是在外定居的村民,乡亲就是他们能够生存和在外地定居的重要保障。

1. 乡亲与保护

1949年之前,乡亲之间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相互的保护上。在外地谋生的同乡村民一般存在“抱团”的情况。例如,在异乡经营相同行业或者类似行业的村民往往会相互照顾生意,并尽力排挤外乡村民。如果一个同乡在外受到了欺负,其他同乡也会想尽办法帮其讨回应有的公道。在该地,村民由于躲避抓丁而背井离乡的情况屡见不鲜,在逃丁时,遇到乡亲也能有些照应。同时逃丁的乡亲们一般会结伴同行,并想办法生存,等到风平浪静时再各自回家。据村内老人口述,王桥曾有一张姓村民夜间正熟睡时忽闻甲长前来抓丁,便连忙翻墙而逃,仓皇中只穿一身单衣,而且身无分文。一路逃到相邻的遂平县,张姓村民才确定自己暂时安全,却为生计发了愁。正在此时,其遇到逃丁的两个同乡,他们因为事先知道要抓丁便备足了干粮提前逃跑。见到张姓村民之后,他们便一人分给了他一些干粮,待抓丁结束才一同返回。

2. 乡亲与收留

民国后期,由于灾荒、战乱、匪祸频繁,村民外出流动增加。当某一村民外出谋生并在当地站稳脚跟后,一些同乡村民就会闻讯投奔。外出村民见到来投奔的乡亲后,一般会尽力帮忙。他们不仅会为乡亲提供住处、饭食,把乡亲的生活安顿下来,还要介绍其他乡亲与其认识,并一起为新来的乡亲寻找生活出路。也有村民外出每到一地,就四处打听当地是否有同乡,并想办法与同乡取得联系。通过乡亲之间的介绍,当地会形成一个以同乡交往为核心的圈子。当圈子内有乡亲遇到困难,其他同乡就会伸手援助,尽力帮助遇难乡亲渡过难关。同乡们不仅会对其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还使其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呈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情景。受到帮助的村民虽然一时无法偿还乡亲的恩情,但也会铭记在心。当自己有能力帮助其他遇到困难的乡亲时,他们也一定会尽心尽力。(www.daowen.com)

3. 乡亲与结亲

以往,乡亲之间结亲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原本来自同一村落的几户村民可能会通过结亲的方式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具体而言,结亲主要包括拜干亲、结拜、结姻亲等几种形式。与此同时,乡亲之间还存在请谱的现象,即同姓乡亲合谱。对此后文将详细进行叙述。

4. 乡亲与欺诈

以往,虽然乡亲之间的互助和保护十分常见,但是也存在欺诈行为。据艾宝玉老人叙述:“有些人打着乡亲的名义跟那些逃荒的妇女和小孩说给他们找个地方住,然后转手就把他们卖给人贩子啦。有哩,人家给他们提供了帮助,还没等人家出门一会儿哩就把人家家里值钱的东西带住都跑啦。”与上述较为明显的骗术类似,不少逃荒的村民还会冒充是当地村民老家的乡亲,以求对方提供相应的帮助。不过,这种骗术被识破的概率也较大。据艾宝玉老人叙述:“过去有不少那样哩,在楚铺街上要饭哩冒充是哪个地方来哩让别人可怜可怜。还有哩知道哪一户是打哪来哩,就冒充是那一户老家附近村上哩人,好让别人收留。大多数人哩也知道对方说的是假话,心肠好哩也就不拆穿啦。”

乡亲外出谋生时还存在合伙做生意的情况。合伙做生意的乡亲各自拿出一部分本钱,再根据各人所出本钱份额的多少,定期或年底分红。因为是乡亲,所以彼此之间都比较信任,缺少必要的防备之心,却有人利用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做假账,少分应有分红,甚至是携款潜逃。

5. 乡亲与还乡

以往,在外发迹的村民总会借机会回归家乡,以达到衣锦还乡的目的。村民还乡,一方面是向乡亲炫耀自己取得了怎么样的成就。据李邦存老人叙述:“那过去哩,在外当了官哩回到乡里,还有那在部队上当官回来哩都要在乡亲面前显摆一下。我记得陈庄还是白杨沟啊,有个兵痞子,替人家当兵结果在部队上还混个副营长。然后就带了几个人回到了村里,拿着那盒子枪让村里人看,还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在村里神气哩很。”另一方面,村民还乡之后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据刘万斤老人叙述:“那有本事哩回来咯,乡亲们凭啥去看你呀,不就是你有本事么?人家看你,就是希望以后你能给人家办事儿。你要是三番五次地回来,就知道显摆,不跟乡里人办实事儿,人家肯定背后说你忘本。有些原来你不中,人家给饭吃哩,给你衣服穿哩,那都得加倍回报。要不肯定少不了说你。还有哩你发财咯,让你捐钱修庙和修桥哩。不过让捐钱修路我知道哩比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