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性善恶之辨:孟子与荀子观点

人性善恶之辨:孟子与荀子观点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人性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因此,有人说,“人”字的一撇一捺不过是善恶的符号而已,人同时具有两面性,有时善多一点,有时恶多一点。孟子用水必然向下的现象说明人性善的必然性,但他难以解释社会现实中人们的恶行。前者是通过教化保住人的善性,后者是通过教化改变人的恶性。

人性善恶之辨:孟子与荀子观点

孟子荀子,都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人性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因此,有人说,“人”字的一撇一捺不过是善恶的符号而已,人同时具有两面性,有时善多一点,有时恶多一点。孟、荀的人性思想虽然是对立的,但其目的取向是一致的,即都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完善自我。

凡提出人性理论的人,都相应地提出了对待人性的方法或取向。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化性起伪”(改造人的本性)。孟子的存心养性强调的是内在的自我修养;荀子的化性起伪强调的是外在的教育引导作用。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用水必然向下的现象说明人性善的必然性,但他难以解释社会现实中人们的恶行。孟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逃避人们的责难,提出了存心养性的理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心)是善的,是与禽兽不同的,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守自己的本心,不知道加强自己的善性,而把本心放了,把本性灭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并无区别。在孟子看来,就像“牛山之木美,被人砍光,山上草叶新苗,被牛羊吃光”一样。因此,人要成为人,要想使自己不走向禽兽的境地,就要努力保守人的本性。“尽其心者,养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尽最大努力修养善心,保持人的善心,培养人的本性。(www.daowen.com)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形成的。荀子认为人之所以由性恶变成性善,完全是后天礼法教育的结果。尽管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他也认为人的本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通过礼法的教化,化性起伪,就可以变恶的本性为向善的本性。

孟、荀二人中,一个从人性善出发,但不注意修养会变恶,得出了需要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结论;另一个从人性恶出发,认为人性恶,才需要后天的道德礼法教化,以改变人的本性。前者是通过教化保住人的善性,后者是通过教化改变人的恶性。无论是存心养性,还是化性起伪,都倡导后天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修炼,都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