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能源消费,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数量的增多,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随着污染接近甚至已达到中国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中国必须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能源领域投资应该实现发展与环保兼顾,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改善环境,起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功效。
当前,中国局部地区雾霾严重,且受影响区域不断扩大。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造成的。2016年,中国总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62%,远超全球平均30%的水平。当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为13.3%,2017年将提升到14.3%左右,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开发与应用新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等。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分布式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的趋势。今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每个人不仅可以使用能源,还可以生产能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是双向互动的交互式模式。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配套,这都需要巨额的投资。
随着中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提高,设备价格正在快速下降。在国家既有的补贴政策下,新能源运营投资年回报率达到了7%左右,商业推广的条件逐渐成熟。今后国家可实行补贴逐年递减的政策,一方面,给市场稳定的政策预期;另一方面,激励企业不断降低设备和运营成本,提高新能源应用的市场化水平。
此外,节能已被称为“第五种能源”,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分重要。中国应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重点、高能耗领域,采用节能高效技术和能源替代技术,适当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近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既有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产出国,如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也有可再生资源潜力巨大的赤道和北极地区。与此同时,即使是化石能源丰富的中亚、中东地区,也有发展清洁能源的巨大空间。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对能源领域的投资结合起来,获取更多海外能源资源,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www.daowen.com)
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国家可对开通克拉运河,进一步开发瓜达尔港等国际通道建设给予更多支持。同时,加大对国内相关口岸,如珠海大小万山岛、新疆口岸等的建设支持,建立起有全球影响力的石油集散贸易基地,争夺中国能源定价的话语权。此外,要鼓励企业加大对中亚、非洲、南美等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
总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显著提高,国家也意识到能源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但中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相去甚远。我们需要意识到,加强对能源领域的投资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能源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实施供给侧改革、创造就业机会,甚至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阀门”,利用好这个“阀门”,就可以发挥好稳定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作用。
[1]本文于2015年7月发表于《能源》杂志,此处数据有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