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递减的,而人力资本则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是可持续的增长源泉。因此,能够显著强化人力资本这个关键要素,就能够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长,保证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即在人口红利加速消失的条件下,传统动能式微而亟待启动新的动能。实现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变,是这种动能转换的必要条件。我国自2011年以来,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处于负增长阶段,到2017年之前,劳动力供给的继续增长靠的是劳动参与率的提高,而根据人口预测,从2018年开始,劳动参与率提高不再能够抵消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效果,15岁—59岁经济活动人口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本身是人口转变的结果,并不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制约,关键在于劳动力数量的不足能否由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得到填补,这就对强化人力资本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实现增长动能的转换有赖于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将在产业和企业的优胜劣汰中经历洗礼,一些劳动者面临转岗的挑战。固然,增长动能转换决定的新岗位形成速度、更加积极就业政策下的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以及社会政策托底的保障程度,都决定了劳动者能否迅速而顺利地实现转岗,但归根结底,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决定了其能否及时获得转岗必要的技能,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的就业机会,从而得以分享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成果,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www.daowen.com)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通过创业和就业创造财富和收入的能力。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不可或缺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学家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指标,发现其对于经济增长绩效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考虑到教育的质量因素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而一旦加上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则更加明显。更重要的是,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递减的,而人力资本则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是可持续的增长源泉。因此,能够显著强化人力资本这个关键要素,就能够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长,保证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强化人力资本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教育提高新成长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现为人力资本增量的改善;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在职劳动者的技能,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的改善。在特定发展阶段上,人力资本增量的改善通常会遇到障碍。我国在经历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这样的超常规教育发展之后,增加新成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难度明显增大,而随着新成长劳动力数量变成负增长,改善劳动者整体人力资本禀赋的速度也减慢。例如,笔者计算发现,如果教育没有大的发展,随着各级各类毕业生逐年减少,新增人力资本总量(新成长劳动力人数乘以平均受教育年限得出的总受教育年限增量)在2015年—2020年期间将以每年1.6%的速度递减。因此,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都要求教育和培训得到更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