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需要一个理想而具体的先验论(二)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需要一个理想而具体的先验论(二)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可以把上一小节所述的确定性称作“逻辑的确定性”,而把这里的确定性称作“经验的确定性”。一种适当的先验论也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经验的确定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组合爆炸使得任何局部的确定性都黯然失色了,当事人因而挣脱了收敛过程,重回色彩斑斓的不确定性之中。创新势必还将不时地摧毁某些已有的确定性,因为这些确定性是经验上的,归根到底是不可靠的。这是辩证法的合理性所在。这是正确的社会科学应当包含的必要元素

有限、具体而特定的思维工具,一旦碰到来自外界的信息——因为我们已经事先假定它们之间是陌生的,尚未经过协商与安排——则发生惊讶、疑问、困惑、茫然、“不确信”、冲突、矛盾之类的效果就是难免的。同时,另一方面,相互契合、恍然大悟、满意、成功之类的后果也有可能发生;或者,即使一时尚未发生,经过当事人的努力与调适之后,也终于发生了。我们可以把上一小节所述的确定性称作“逻辑的确定性”,而把这里的确定性称作“经验的确定性”。

一种适当的先验论也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经验的确定性。首先,空间的存在使得思维工具在一定的情境中所接触的信息是有限的;从而,针对这些信息加工出来的知识成果也就是相对有限的。这些成果可能在较长的时期里都得到当事人的信奉,因而维持不变。客观世界具有一定的静态性,其中的某些局部(空间的、时间的、逻辑关系上的,等等)长期维持不变,针对它们的知识也有可能长期维持不变。可以观察到众多这样的知识现象(例如牛顿物理定律、财产所有权等)。这代表着知识开发在某个局部所到达的相对极限。

然而,当知识开发活动关涉到较广范围的时候,确定性就会下降。这一点可以借用“排列组合”的概念来进行说明。就好比物理学把物质分为分子和原子一样,先验论哲学中蕴含着某种原子式的概念:单个思维工具,单个信息,“最小单位的思维活动”,等等。思维活动是思维工具与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组合(思维活动=思维工具+信息),日常思维活动则由这些微观单位组合而成。“排列组合”是个数学概念,意指离散的、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联合组成一个序列。其间具有顺序特征的叫做“排列”,没有顺序特征的则叫做“组合”。这两个词经常联合使用,用来概括和泛指这两种情况。思维工具与信息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两种东西,当它们不断变换次序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怎么能够保证每一次排列组合都能产生确定的知识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所涉信息范围越广,加工程度越初级,则“命中率”就会越低,“残次品率”就会越高。后文也将正式讲到,随着初级信息的增长,以及加工后的信息的再加工,就会发生剧烈的“组合爆炸”现象,也即可开发的知识将以极为迅速的速度增长,很快就会达到近乎无限的程度。[16]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组合爆炸使得任何局部的确定性(从而均衡)都黯然失色了,当事人因而挣脱了收敛过程,重回色彩斑斓的不确定性之中(可以叫做“发散”)。创新势必还将不时地摧毁某些已有的确定性,因为这些确定性是经验上的,归根到底是不可靠的。

在以上思路之下,我们再来重新思考演绎法以及“非演绎法”之间的关系。演绎法与“非演绎法”都可以视为基本的思维工具(或者基本思维工具之间的某些固定的排列组合模式)。演绎法固然令人满意,但它的使用却是有条件的。只有在若干命题产生以后,并且在这些命题之间具有特定的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演绎法才可以顺利地运用。“演绎”只是在已有命题的基础上把这些命题再向前发展一步。这一点在“三段论”式的推理中表现得十分形象:思维活动是由演绎、归纳、联想等“微观单位”所组成的流量,就好比由不同材质的零件连接而成的一条链子。譬如,人们根据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归纳出若干命题,再在这些命题之间进行演绎推理;或者再由其中的一些命题联想到储存于记忆中的其他知识或命题,再进行推理……如此等等。这条“链子”十分形象地展示了思维的“弯曲”。“演绎推理”走的好比是直线,可是,这条直线虽然是“直的”,但其“长度”却是有限的,它的末端也许不能直接连接到另一条“直线”,而必须经由某些“曲线”才能连接过去。种种非演绎的思维活动就是这些“曲线”。直线加曲线,整个“链子”也就变成弯曲的了。这意味着人类的思想无论就其过程还是结果,无时无刻不在脱离新古典的轨道。“非演绎法”的运用固然可以视为造成“弯曲”的原因,可是,没有它们,推理也就不能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非演绎法”当然也就是资源;拥有这样的资源、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应该庆幸而不是抱怨。(www.daowen.com)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再次来到了一个“混合性”的总体图景之中。主流经济学展示了演绎法、数量性、静态性、客观性、绝对性、有序性和确定性,而它与其他经济学所展示的种种非演绎的方法、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动态性、主观性、相对性、无序性以及不确定性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既包括物理世界,也包括思想世界);这个单一世界以及这种“共存性”便是它们之间的统一性之所在。它们分别刻画了这同一个世界的不同侧面(为了简便起见,可以分别称作“正面特征”与“负面特征”)。尽管直接地看,这两类特征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可是,由于思维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它们之间的这种冲突就可能不是绝对的和永久的,就有可能向自己的反面进行转化,甚至最终消除冲突。因此,我们说,算法框架下的冲突与矛盾首先不是绝对的,而是过程性和技术性的,它们在未来有可能实现相互一致。笔者称此为“高阶的一致性”(这个词语有点儿拗口,其中的逻辑有点儿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波粒二相性”,然而其实并不复杂。不是这样吗?)。

再来说明一下“混合性”。在本书中,这个词的含义其实只需要从字面来进行理解就可以了——也即简单地混合起来,“堆放”在一起。当哲学引入矛盾与冲突的时候,出现了一种针对这些概念的哲学——辩证法。当人们不能从一个方面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干脆转而从它的逻辑对立面去入手,有可能打开思路。这是辩证法的合理性所在。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类似于反证法的探索方法来进行使用。然而,如上所述,矛盾与冲突毕竟是主观的范畴,它是主客观相“碰撞”而产生的心理现象,但黑格尔却硬把它说成客观世界所固有的特征,并且硬要在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建立诸多规则的关系(例如所谓的“对立统一”),这就是多余的了。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是倾向于消灭矛盾与冲突的。去除了这些多余,也就恢复了矛盾与冲突的本来面目。差异、多元、矛盾、冲突只需要进行算法式的、也即科学的看待即可。它们之间的共存就是一种混合;即使彼此之间仍然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某些关系,这种混合性在原则上也是不可否认的。而且,当我们谈论混合性时,混合就是混合,没有别的。这是正确的社会科学应当包含的必要元素。

“自由”也是如此。算法理论是解析自由的科学方法。人的思想的确是有自由的,这种自由来源于什么地方呢?答案正如上述:来源于信息及其加工方式。每个人的基本思维工具是一定的,在这一点上谁也没有自由,但是,个人可以不断变换这些思维工具的使用顺序,可以把它们用于加工和再加工不同的信息、知识等,从而形成互有差别的、有特色的思想。这就是思想的自由所在。然而,这种自由显然不是无限的,思想的自由不可能无穷大。新的思想无论多么离奇、怪异,都是“人想出来的”,不可能不带有人的(基本思维工具的)特征,不可能不受人脑思维能力的限制。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差异、甲人思想与乙人思想的差异,不可能大到无边无际,不可能大到就好像世界上任意两种东西的差异那样。人际的思想差异,要么来源于所使用的不同的信息,要么来源于加工这些信息的思维工具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认为,超出这个范围的“思想自由”其实并不存在。这种认识显然是符合实际的。例如,经过辩论之后,两个人的意见分歧常常可以得到澄清,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思想的人际差异很可能不是绝对的,不是不可以分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