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村落相对封闭的影响,该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处在一种循环往复的思维之中。这种循环思维,使得大多数村民都在有意无意间复制着父母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一) 循环思想与农业生产
以往,村民循环生产思想主要受该地气候、土壤等自然属性影响。村民的农业生产首先遵循着特定的熟制,也就是所谓的一年一熟、二年三熟,或者是三年五熟。在遵循着特定熟制的背后,是该村数百年来基本相同的种植结构,实际上就是种植模式的反复循环。就村民最常采取的一年一熟制而言,大多数村民会选择麦豆混种以及麦杂混种,每家每年种植的作物基本相同,几十年不会有大的改变。与此类似,村民最主要种植的小麦也处于这种循环模式之中。以往,小麦种植的时节多在公历9月底,也就是在秋分前后。10月份通常是小麦出苗的时间段,11月到次年2月是小麦越冬的阶段,之后还要经历返青、分蘖、灌浆等阶段,直到6月份收获。这种循环的种植模式,形成了村民循环生产的思维,使得村民每到特定的时间段就知道该做什么事情。
(二) 循环思想与村民生活(www.daowen.com)
循环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为,村民每年都在复制着之前一年的生活模式。一方面,春夏秋冬四季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准备什么生活物品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循环思想还主要体现在年节时。不仅是在过节当天,在过节之前村民们就已经要开始为庆祝节日做相应准备。到了节日当天,村民们也会非常清楚在当天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礼仪和禁忌。在该村,生活中的循环思想主要凝结为各种村落习俗。然而,习俗的产生和运作均需要村民认真遵守,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循环思想的不断强化。
此外,循环思想还体现在子女对于父母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的沿袭上。据李邦存老人叙述:“过去,那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哩,父母种地,儿子还是种地。父母十五六岁就结婚了,子女也就差不多那个时候就结婚啦。不跟现在一样,又有打工哩,又有读书哩。那个时候每个家庭都是从父母手上学点种地技能,学点小手艺,要不就学点做小买卖的本事。”不过,这种循环思想最终并没有在该村演化成一种宿命的思想,不少村民总有打破自己所处的境遇、进入村落社会的中上层或者是成为富裕村民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在村落内总有不安分守己者会通过歪门邪道的方式赚取利益,或者成为土匪、小偷、强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