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体制,促进多方参与,保障公共利益

建立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体制,促进多方参与,保障公共利益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体制,按照“以区为主”的原则,推动区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运营机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保障对象代表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运转。运用大数据方式,建立信息交互机制,将住房保障数据与商品房网签数据、产权登记数据关联检查,筛查保障家庭住房变化情况,构建有效腾退处理程序,确保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

建立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体制,促进多方参与,保障公共利益

截至2016年年底,武汉市共有房屋960344栋,建筑面积74242.80万m2。其中,房屋数量最多的是黄陂区,共153310栋,建筑面积最多的是洪山区,共8211.40万m2

住房保障管理 2016年,全年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53723户,占目标任务的103.31%;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55166套,占目标任务的104.09%;分配入住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57283套,占目标任务的106.08%;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30557户,占目标任务的103.58%;落实青年创业人才公租房房源3507套,占目标任务的100.2%。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编制规划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拟制了《武汉市“十三五”城市更新研究暨“三旧”改造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期内实施棚户区改造22万套(户)的任务,确定了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完成全市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标。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统筹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分年度落实改造、建设计划,确保棚户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加强政策引导,推行棚户区货币化安置。落实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税费优惠政策,采取保底征收、先搬奖励、困难补助等方式,引导和激励被征收家庭选择货币安置。通过市场筹集安置房源、政府组织团购、开发企业让利、居民自主购买的方式,不断加大货币安置比重。全年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30557户,其中团购商品房7000余套,既满足被征收家庭住房需求,又支撑和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支持,全市累计有67个项目取得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授信1274.14亿元,实现贷款投放626.53亿元,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度,编制了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收支预算,全年累计安排下达各类专项资金19.9859亿元,促进和推动了棚户区改造工作持续发展。

及时启动人才安居和公租房保障货币化。加强人才安居建设,积极与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城市合伙人”服务中心沟通协调,制发了相关政策文件,启动“城市合伙人”安居保障申请和实施工作。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武汉市“十三五”期间住房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开展了公租房保障货币化工作。计划实行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保障方式,逐步扩大公租房租赁补贴的发放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由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变,鼓励保障对象通过租赁市场解决住房困难。同时,由被动的“退不退房”转变为主动的“发不发补贴”,实现有效退出。拟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各区、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初步讨论研究。下一步,将对上述文件进行修改完善,报请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体制,按照“以区为主”的原则,推动区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运营机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保障对象代表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运转。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保障家庭资格动态管理,采取年度资格复核和专项核查相结合,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保障家庭人口、收入和住房变化情况,建立资格动态监管抽查报表、台账制度。运用大数据方式,建立信息交互机制,将住房保障数据与商品房网签数据、产权登记数据关联检查,筛查保障家庭住房变化情况,构建有效腾退处理程序,确保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

优秀历史建筑管理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主要由1861年汉口开埠后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它们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的含蓄典雅为一体,展现了中外各异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汇聚了近现代武汉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演变,是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与内涵,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6年2月,全市在册优秀历史建筑180处,其中一级保护建筑54处,二级保护建筑126处。

2016年,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组织机构,重新对各区政府及20多家市直部门的主要领导调整情况进行梳理,向武汉市政府上报《关于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委员会更名工作的请示》,全面反映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构工作职能。(www.daowen.com)

物业管理 2016年底全市专业化物业服务面积约3.1亿m2,管理项目3800余个,其中住宅小区1898个,建筑面积约2.32亿m2,物业服务从业人员超10万人,行业年产值约90亿元。

全市经工商局注册登记并取得物业管理资质证书的物业服务企业有1728家(其中外地来汉备案企业107家),包括一级资质企业146家(其中外地来汉备案企业88家),占企业总数的8.5%,二级资质企业180家(其中外地来汉备案企业16家),占企业总数的10.4%,三级资质企业906家(其中外地来汉备案企业3家),占企业总数的52.4%,三级(暂定)企业496家,占企业总数的28.7%。物业服务企业遍布13个行政区域,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生态旅游风景区

2016年,全市新建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了100%,其中172个新建项目(总面积3614万m2)通过实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6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373万m2)实行了公开招标,103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241万m2)实行了邀请招标,年产值约13.85亿元,合同成交金额约66.84万元。为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公平竞争,制发了新的《武汉市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全年共归集维修资金163.15亿元,拨付维修资金3321笔,金额3.89亿元(其中,紧急维修资金343笔,涉及金额5067.04万元),用于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2016年维修资金开户建档415起,总建筑面积2901.00万m2,计292910户,全年实际交存维修资金29.45亿元(开发建设单位交存8.09亿元,业主交存21.36亿元)。

2016年共使用商品房专项维修资金876笔,使用金额11947.76万元,同比上涨58.9%。其中,走应急通道的维修项目(含电梯故障、屋面外墙漏水、消防故障等)共134笔,使用金额达2472.93万元,占比20.7%,同比增长144.2%,效果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