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演进:市场获取、资源获取、全球升级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演进:市场获取、资源获取、全球升级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探索性案例及理论分析可知,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可以分为对外投资准备、市场获取、资源获取、全球升级四个阶段。图6-1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路径1.市场获取战略在市场获取投资战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中国企业发展面临上述双重挑战,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可以划分为资产利用型和资产获取型两种类型。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演进:市场获取、资源获取、全球升级

长期以来,企业国际化都被认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企业的过程包含了从出口到对外直接投资等一系列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海外经营活动(杨嬛、张学良,2016)。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通过描述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关键点”方式探索国际化成长规律;已有研究成果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典型划分有以下几种模式:罗宾逊的六阶段理论、安索夫的三阶段理论、约翰森及保罗的企业国际化渐进理论、小林规威的五阶段论、克里斯托弗·科斯的国际化阶段理论。综合来看,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将国际化经营视为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企业经营者不仅是在积累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理解信息,了解市场运作并把握市场机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重要启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步骤应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匹配。与同行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实力较弱,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因此可选择渐进式的国际化模式。中国大多数企业国际化步骤往往是“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机构—设立海外生产基地”。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企业跨国投资形式,应根据企业国际化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投资战略。那些尚未“走出去”或处于“走出去”初始阶段的企业,应进行以建立海外营销中心为突破口的投资;那些已经建立了海外营销网络的企业,则应将营销中心作为扩大市场的桥头堡,在获得广泛信息的基础上,决定海外投资进一步扩展的领域。通过探索性案例及理论分析可知,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可以分为对外投资准备、市场获取、资源获取、全球升级四个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路径如图6-1所示。

图6-1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路径

1.市场获取战略

在市场获取投资战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普遍较晚。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企业一方面要维持现有市场,抵御行业内竞争对手的进攻,又要提升企业能力,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中国企业发展面临上述双重挑战,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可以划分为资产利用型和资产获取型两种类型。其中,资产利用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被称为传统型战略,该战略是通过对已拥有知识的运用来获取海外自然资源、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和降低现有经营成本,将企业已拥有的优势充分利用,不仅在国内运用,还要运用到更加广泛的国际地区。资产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的主要在于获取更加先进的技术、管理等战略性资产。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搜寻、获取新的资源、知识,通过学习来构建自身竞争优势。资产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学习与积累国际化经验,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已经构建的竞争优势。在第一个阶段,企业通过学习与合作来掌握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不断积累跨国经营经验,逐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第二个阶段,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构建的优势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2.资源获取战略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由企业拥有的专用资源、不容易被模仿和不容易被替代的资源所带来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充分利用专有资产,同时也可获取企业所需要的战略资产。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先选择资源强化型投资,然后进行资源补充型投资,最后向资源开发型投资方向发展。资源强化型投资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开展新的业务,而是扩大原有业务的海外市场份额。这类投资主要是运用企业已有优势来增加企业收益。资源补充型投资主要是从投资目的国获取包括品牌、技术等各类资源或资产,从而提升自身实力。所获取的资源包括在外部市场难以获得和学习得到的无形资产。基于资源开发的投资动机,企业不仅要获取投资目的国的资产,还要从投资行为中提高学习和吸收能力。资源开发型投资的特点在于它结合了东道国的知识资源和投资国企业的研发努力,使投资企业获取全新竞争优势。(www.daowen.com)

3.全球升级战略

在全球升级投资战略阶段,企业经历了市场获取、资源获取投资发展阶段后,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转变为全球性公司。全球公司通过在全球布局价值链,将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全球市场。同时将新兴市场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开发出来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整合,全球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对全球资源动态的识别、获取以及有效配置和整合的基础上。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企业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特定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就在于对内外部资源整合、配置效率的差异。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的搜寻与获取、资源的整合、资源的运营与运用。

我国一些发展壮大的制造业企业正在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网络,进行全球资源整合。我国一大批制造业企业正由以贸易全球化为主转向资本、研发、服务的全球整合发展,形成了企业内部分工的国际化,以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网络制造和研发、生产外包等战略合作联盟的新形式。为保持持续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提升全球学习能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学习战略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在国内面对在华跨国公司,以互动为手段来学习其国际化经营知识与技能,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二是在国外市场面对当地企业,以本土化为手段来学习其地区性专有知识与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谢泗薪,薛求知,都业富,2004)。

4.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的目标:全球公司

“全球性”公司由“跨国性”公司发展而来(王志乐,2008)。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一大批从事跨国经营的公司。从事跨国经营的公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地区经营的本地公司”,该类企业虽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了分(或子)公司,但分(或子)公司彼此缺乏直接联系,企业内部的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另一类跨国公司不仅业务遍布全球,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能相互协调运作,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整合。纵观全球成功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它们大都具有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能力。IBM公司前任董事长兼CEO彭明盛在2006年提出全球整合型企业的概念,他认为“全球整合型企业是一个开放、模块化的企业模式,在全球整合模式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能够整合到网状经济的结构中,以实现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灵活性和整合资源优势”。全球整合型企业是以真正全球化的方式构建其策略、管理和运营体系;它以适当的成本、适当的技能和适当的商业环境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运营网络和功能,并高水平、全球化地整合这些运营工作(寻舸,2010)。与一般的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跨国指数(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和海外雇员与总资产、总销售和总雇员的比例)超过50%,并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发展战略、管理结构和理念文化(王志乐,2012)。

与很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具有国内市场巨大、发展历程较短、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根据已有研究,结合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实际,可以认为,全球公司是指具有较高国际化程度,实现了企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实施全球性的管治结构的跨国经营企业。其中,国际化程度可通过企业海外营业收入、海外资产、海外员工三个维度,分别用在企业内部总营业收入、总资产和总员工数中的占比来衡量;企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可通过考察企业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活动在全球的布局来衡量;全球性的管治结构可通过企业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管理结构等来进行考察衡量。

全球公司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发展的高级阶段。全球公司通过在全球布局价值链,一方面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成果并应用于全球市场,另一方面激活新兴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全球公司通过营销服务全球化、制造组装全球化、研发设计全球化以及资金运作全球化,打造全球产业链或者全球产业系统;这类企业通过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成功地聚合资金、市场原料、技术和人才等全球资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成为真正意义的全球公司,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自身发展阶段的战略策略,逐步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