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华立国际化经验为卖点,吸引中企入驻的泰中罗勇工业园

以华立国际化经验为卖点,吸引中企入驻的泰中罗勇工业园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商务部批准设立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泰中罗勇就是其中一家。泰中罗勇确定了以服务招商为核心的战略,以华立的国际化经验为亮点,吸引中资企业入驻。在2005—2012年期间,泰中罗勇工业园成功招商入驻企业35家。泰国工业部下属的工业区管理局直接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监督、保护服务。

园区成立时,园区的开发公司仅有七八个人,随后不断扩招,包括在泰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泰国人,目前大部分人是在泰国,国内人不多,只有三四个人。国内人员负责与商务部、商务厅等政府部门对接,进行招商宣传,开发客户,在泰国的人员则负责园区的开发运营,包括客户的服务、接待、谈判等。

隔行如隔山,万事开头难。运营工业园和管理工厂截然不同,最难莫过于初期的招商。吴广云说:“当时与泰国合作建工业园区的想法在国内很超前,国内很多企业在国内的生意还做不过来,更不要说去国外投资建厂了。同时,泰国那时对中国人来说很陌生、很神秘,经常有企业会问‘泰国不是旅游国家吗?能投资办厂吗?’”

于是,泰中罗勇开始谋求中国政府的支持,与政府不断汇报、沟通,推动境外经贸合作。2005年,商务部批准设立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泰中罗勇就是其中一家。虽然取得中国商务部的认定和背书,但毕竟这是市场行为,主要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巧妙运作。泰中罗勇确定了以服务招商为核心的战略,以华立的国际化经验为亮点,吸引中资企业入驻。

起步阶段,工业园的招商团队确定了三类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第一类是谋求原产地多元化的中国企业,这类企业到泰国的目的是把原产地变为泰国,以应对欧美国家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第二类是企业到泰国投资的目的除了开发泰国本地市场之外,还希望把泰国作为一个“跳板”,借此开拓东南亚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东南亚是一个人口超5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千米、GDP总值超2.7万亿美元(2017年)、国家间关税大多是接近“零关税”、由10个国家构成的巨大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它是仅次于中国、印度成长最快的经济区域。第三类是看重泰国特有优势资源的中国企业,比如橡胶企业。

招商人员不辞辛苦,联合泰国的政府部门,在中国特别是江浙沪一带召开各种推介会,以接触目标客户。确定了目标客户之后,剩下的就是“感动客户”了。“‘感动客户’这四个字很老套,但我们确实这样做了。”泰中罗勇工业园区总经理徐根罗说道,“从帮助一个企业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BOI申请,到劳工招工、工厂建筑咨询、专业证件的申请,每家来到罗勇园区的企业,我们都当成自家人。我们做得很累,但是我们招商的亮点也就是在这个‘累’字上”。

第一家落户园区的是皮尔轴承(泰国)有限公司。当时该企业已和另一个园区签署了意向书,但泰中罗勇三番五次去游说,向该企业讲述华立的独特优势,介绍建设和管理泰国工厂的国际化经验,并在入驻之前就倾囊相授,帮助对方解决各种难题,助力其更好地在泰国扎根,从而赢得了对方信任。皮尔轴承泰国工厂的负责人说:“刚来的时候就我们一家,人生地不熟,只要一碰到困难,我们就找华立。”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大的专用车市场,落户于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的中集车辆(泰国)有限公司将成为中集立足泰国市场、主攻东南亚市场的重要专用车生产基地。中国半挂车行业领军企业中集车辆(泰国)公司副总经理丁正祥也经常谈到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的“小插曲”。中集在进入泰中罗勇之前,已和一家泰国公司谈好了合资事宜,但是在“泰国通”徐根罗的提醒下,才发现对方公司在出资方式上存在漏洞

中集的负责人感慨地说:“一开始不熟悉这个地方,所以不知道这里的‘深浅’。我们需要徐总,更需要华立搭建的这样一个平台帮助我们……之前,我们走了一年多的弯路,与罗勇工业园区的‘握手’真是‘相见恨晚’啊。”(www.daowen.com)

全球制冷配件行业的龙头企业盾安金属(泰国)公司总经理蒋广学说:“确定进入泰国市场后,我们公司对泰国几个比较大的工业园进行了逐一调查,在我们看来,由华立‘主持’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的综合条件是最好的。”园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企业,比如由于盾安的厂房正在建造过程中,为了抓紧生产,罗勇工业园将标准厂房出租给盾安使用。

蒋广学继续说道:“毕竟盾安对这里的很多情况并不熟悉,幸好有了华立。在筹办公司期间,华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资源,帮我们介绍社会关系;而在别的园区,就不具备这样的服务。其次,泰国并不是一个英语很发达的国家,泰语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华立员工主动做我们的‘翻译’,才让我们对很多事情心里有底。特别是在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华立给我们介绍的基建商都是华侨,语言沟通上面‘过关’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很多风险性的东西。同时,为了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业园内的很多基础设施上都标有中文。”

华立还把自己在泰国经营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园区的企业。徐根罗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泰国政府和社会,而是自身……现在中国人有钱了,出国投资容易抱着优越的眼光看人做事,自我优越感太强,不善于顾及泰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法,也不会运用泰国人管理企业模式来管理工厂,这种自满的心态渗透到日常的企业管理上,是比较忌讳的。”

蒋广学就非常认同。他是中国人,但在泰国交流一年后,通过本地招聘加入盾安,后被提拔为负责人。他能熟练地说泰语,与泰国人交流很顺畅,甚至在泰国员工眼里,他就是“泰国人”。他对泰国的法律文化都很熟悉,像他这样身兼中、泰两国文化背景的企业家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区里有很多。

在2005—2012年期间,泰中罗勇工业园成功招商入驻企业35家。在大多数企业“走出去”意识并不强烈的时期,每一家企业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又影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直到2009年下半年才有所好转。

虽然服务入驻中企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泰中罗勇工业园区逐渐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提升了园区品牌知名度,并形成了与泰国当地企业和泰国政府的良好协作关系。泰国工业部下属的工业区管理局直接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监督、保护服务。该管理局有十几个人,由工业园区提供办公室。园区企业申请、办理工厂相关证件,可以一站式完成,类似于浙江推行的“最多跑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