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迄今为止,国内涉及各个产业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著作、论文颇多。但有关渔业领域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则较少,尚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分析框架。海峡两岸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有着不同的渔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生产要素条件。为此,比较研究两者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对于完善国际竞争力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同年9月11日,双方通报已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并确认该协议于9月12日生效。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大大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此,通过比较研究两岸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找出两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空间,为在ECFA下共同开发世界水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双方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参考,是本研究的重点。(www.daowen.com)
世界金融危机后,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各国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部署。2013年2月,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并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虽然,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出现反复,但两岸融合乃大势所趋。2017年6月18日,俞正声在出席第九届海峡论坛时强调,“深化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此外,两岸渔业在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上存在差异,两岸还同样面临着海洋争端、远洋渔业的配额等问题。为此,比较研究海峡两岸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在ECFA框架下构建两岸渔业合作新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