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分析法以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吸收分析法则将汇率与宏观经济的联系纳入分析框架中,更加侧重一般均衡分析。吸收分析法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方程入手来进行分析。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指出当国民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时,即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支出,则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可表示为:
Y=E=C+I+X-M
其中,Y为国民收入,E为国民支出,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变换可得:
X-M=Y-(C+I)
即有(www.daowen.com)
B=Y-A
其中,B为贸易收支差额,可以近似地看成国际收支差额;A为国内总支出,包括投资和消费,是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
从上述方程可知,贸易收支由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所决定,国民收入大于或者小于国内吸收,则贸易收支为顺差或者逆差,两者相等时,则处于平衡状态。该理论将汇率作为宏观经济的一部分来进行分析,突出了汇率作为对外经济调节工具的重要性,但从该理论的分析中亦可知,若要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国内具有闲置的资源,国际收支改善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国内收入,当货币贬值时,有利于促进一国的出口,但需要国内已有闲散资源流入生产部门,从而提高出口收入的水平;二是国内吸收的边际倾向小于1,使得国内收入不至于完全被国内吸收,倘若边际倾向大于1,那么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国内收入增加将会被国内吸收消耗,不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在此基础上,该理论给出了政策启示,即采用货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时,如果国内存在较为充足的闲置资源,则应当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国民收入;如果闲置资源不足,应当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内吸收,保证国内经济恢复到均衡状态。
吸收分析法从一般均衡的视角研究了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关系,打通了汇率与宏观经济的联系路径,对于弹性分析法的局部均衡有了较大补充。但是吸收分析法暗含了贸易收支即为国际收支的假设,忽视了本国资本账户在国际收支假设中的作用,导致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