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国家经济进入稳定与优化的经济新常态模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指出城市群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同时,中央政府开始统筹制定城市群空间规划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城市群经济增长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国家空间策略中特定城市群地区集中化与国家战略平等化共存的特征。
2014年以来,中央政府加快启动跨区域与次区域城市群空间规划以吸引国内外资本,并缩小政策单元提高规划实施的精准性。在2015—2020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统筹编制长江中游、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13个城市群空间规划,贵州等省级政府也在中央政府指导下编制了省域城市群空间规划。城市政府虽较少直接参与城市群空间规划,但通过城市营销与跨界合作,也深刻影响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实施效果。说明一方面国家空间选择性继续由城市尺度向城市—区域尺度上移,另一方面,城市间跨界合作与城市营销标志着尺度从城市—区域向城市与城市间下移也同时发生,该尺度下移的趋势旨在解决城市内部资本积累的矛盾[30]。此外,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统一划归到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推动规划机构职能整合,最终以国家空间项目的重构为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现阶段,城市群空间规划已进入成熟阶段,形成完善的编制技术标准,注重与城镇体系规划等衔接,并使得国家空间选择性呈现出定制化与多样性趋势。作为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措施,城市群空间规划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转变为实现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管制工具,体现国家权力的多尺度变迁,具体表现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城市—区域尺度上移,并交织着由城市—区域尺度向城市及城市间尺度下移(表2)。(www.daowen.com)
表2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选择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