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扰乱边庭,先后用100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县和高台县、肃州区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
明代长城遗迹边墙、边壕和暗门,是当地人对长城遗迹的一种口语化的称谓。明代筑长城,在中国北方设置九边,甘肃是最西端的一边,所以设有甘肃镇。在肃州镇置镇台(总兵官),专管边防治安等事宜,所以长城又称边墙或边塞。边墙在重要交通路口,往往筑有防守通道,大者称为关,小者称为门。所以肃州西六十里筑有嘉峪关,设守备或游击防守,是明代国土的西大门;肃州城北三十里要道两山口以北筑有暗门,叫“两山口”,以防北面来犯之敌。又在肃州东北的临水堡以北十里处,通往金塔和额济纳要路口的边墙上也筑有暗门,以防有天仓一带来犯之敌。为什么叫做暗门?这是边防军事术语,即所修之门,外小内大。由边墙里面看,此门高而且大,便于人马出入通行。但由边墙外面看,门却很矮,甚至站在远处看不见门。这是由于在边墙外掘地为壕,门从壕内而出。这种远看无门,近看则有的门,叫做“暗门”。至今边墙虽已断毁,而“暗门”之名犹存,现已称之为闇门村。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起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长城15.7公里。此后,经过几次新筑、重修和补修,至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共建成嘉峪关至高台镇夷间的长城约105公里,全用黄土夯筑。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起,经双井堡、盐池堡到镇夷堡的长城约50公里,其中壕堑14.1公里。烽火台约5公里一座,自西向东依次是:杨家井烽火台、半节红烽火台、沙桥烽火台、梧桐烽火台、红口子一号烽火台、红口子二号烽火台6座。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峡,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筑有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6座墩台,是这段长城的外围防线。(www.daowen.com)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闇门墩等13座墩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其沿线墩台相望,城堡相连,登高俯视,景色十分壮观。
冯胜率部筑长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追剿元朝残余势力。冯胜接诏后,克凉州、破甘州、取肃州,元兵大败,余部绕道北逃。冯胜在肃州休整后,决定北征扩廓铁木耳残部。他们到达王子庄(今金塔县境西部)北边的长城脚下,却被边墙挡住了去路。那里仅有一墩,墩门低而狭窄,大军一时难以通过,去关口又得多绕100多里。为不失战机,冯胜命兵将垒石为梯,越墙而过,追杀元兵。后来,为保边地要冲安全,冯胜率部筑遮虏障(即长城)。据考证,金塔境内天仓头墩、沙门子墩、火烧墩、石梯子墩、镇朔墩等,就是当时冯胜所筑的长城烽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