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托林寺:阿里地区25座寺院的管理中心

托林寺:阿里地区25座寺院的管理中心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托林寺,意为“飞翔寺”。托林寺管辖阿里地区25座寺院,每年藏历正月召开大法会,下属25座寺院僧人都要参加。从那以后托林寺的行政管理纳入正常轨道,托林寺也有了较大发展。托林寺有阿里地区札达县管理,寺院成为广大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1966年掀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托林寺遭到严重破坏,寺院建筑几乎成为废墟,寺内佛像、唐卡以及贵重宗教陈列用品荡然无存,寺外围墙、佛塔严重拆损。

托林寺:阿里地区25座寺院的管理中心

托林寺

托林寺,始建于10世纪,该寺由于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留下业绩,许多藏内外的能工巧匠留下了绝世珍品而驰名天下。它即是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地方,是研究中世纪喜马拉雅西部文化的宝地,是解开阿里神密文化宝库金钥匙。通过专家学者对阿里文化的发掘考古,不久的将来阿里文化的辉煌定让世人大饱眼福。

一、名称来由

古印度高僧阿底峡[9]传播佛法的住锡寺。托林寺,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北部的朗钦藏布(象泉河)南岸的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20米,县城距狮泉河镇290公里。托林寺,意为“飞翔寺”。寺周地势平坦,原多僧舍,现为民居。寺院南以土山为屏,北临朗钦藏布,殿堂、佛塔、塔墙、僧舍如星散布,远眺气势非凡。

托林寺

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大地上,托林寺的寺名来由,自然也有一段有趣传说。传说10世纪末时,已出家的第一代古格王也协沃(原名柯日,将王位让于其弟后出家取法名也协沃,汉译为智光,后人习惯上仍称其为王)为迎请阿底峡大师来阿里传教,于是想修建一座寺院供尊者入藏后弘法之用。为确定修寺地址,古格王请教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便派一弟子前来阿里,据说这名弟子将敲锐钹的法器磬槌向空中抛掷,拟将磬槌落下的地方选为修寺场所(即今托林寺所在地),因磬槌落地时,发出了“托丁”的声音,便以之为寺名,托林即源于“托丁”,是年久发生音转而称之。而槌在飞行途中又发出“是不是”的音声,彼处即成了后来的曼南寺,曼南系藏语,据说即为“是不是”之意。而在《黄琉璃史》则说,“托”为高空之意,“丁”为飞翔之意,托林寺亦即“飞翔寺”,也有据此而解释为“盘旋在空中的寺院”。也有说其寺名由来,是因为该寺形制仿自桑耶寺,而桑耶寺又是依据印度飞行寺为蓝图建造的,所以取名“托林”,寓其在空中飞翔永不坠落之意。

二、建寺历史

托林寺是阿里地区的著名寺院,11世纪初由古格王国第一代王德祖衮的长子益西沃始建,作为古格高僧、西藏佛教后弘期著名译师仁钦桑布(958—1055)译经授徒的场所。1036年,古格王沃德及其兄绛曲沃从印度迎请曾任那烂陀寺、超岩寺首座阿底峡(982—1054)进藏,住锡托林寺讲经著述,弘传佛法,寺院也随之扩建,初具规模。藏历火龙年(1076年),在古格王赞德支持下,在托林寺召开了法轮大会,当时卫、藏、康等地区均有高僧前往参加,史称“火龙年大法会”,汉文史书称“丙辰法会”,成为西藏佛教盛事。由于阿底峡大师的住锡和火龙年大法会的召开,使托林寺蜚声全藏,成为中世纪西藏名寺。

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到达阿里的时候,拉喇嘛降秋沃王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把尊者迎请到托林寺。大译师仁钦桑布和阿底峡尊者在托林寺相见共图佛法大业。阿底峡尊者在阿里地区传法三年,撰写了著名的《菩提道炬论》《密咒幻镜解脱》等显密宗法的重要著作。阿底峡尊者后来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教派的开山祖师。

藏传佛教后宏期以后的数百年间,广兴佛法,教派林立,到了15世纪,格鲁教派一举领先,从西藏腹地开始,逐渐向边远地区发展。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古格阿旺扎巴来到阿里托林寺,大兴格鲁教派。从那以后格鲁教派的高僧大师陆陆续续到了托林寺,担任该寺主持。名望很高的格鲁教派大活佛,第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也曾到过托林寺。

17世纪初,拉达克用武力侵占阿里地区,而后统治阿里达50年之久,当时的拉达克王室信奉竹巴噶举教派,阿里地区格鲁教派寺院没有多大发展,处于任其自然状态,托林寺亦不例外。这个时候,西藏政坛发生重大变化,执政的藏巴汗政权被推翻,建立了噶丹颇章王朝,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格鲁教派的地位升为统治地位。1681年,蒙古达赖汗兄弟噶丹策旺奉命统率蒙藏联军进军阿里。经过三年战争收复阿里失地。对阿里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设立两个基巧(总管)四个宗(县机构)、六个本(相当于县级机构)的行政管理机构,各级行政官员均从拉萨委派。同时对阿里地区的寺院管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18世纪初,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正式颁文决定,托林寺归色拉寺扎仓管理,托林寺住持等一批管理人员由“其”扎仓派出,3年定期轮换。托林寺管辖阿里地区25座寺院,每年藏历正月召开大法会,下属25座寺院僧人都要参加。从那以后托林寺的行政管理纳入正常轨道,托林寺也有了较大发展。

19世纪中叶,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魔爪伸向亚洲。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年,道格拉王室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侵略中国西部阿里地区,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做。西藏人民奋起抗击,对侵略者给予有力打击,把侵略军驱逐出境。此后,英帝国主义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加强了对西藏的侵略,西藏形势每况愈下,阿里地区的寺院更没有能力加以修整,加上百余年来遭到自然、人为的破坏,包括托林寺在内的许多寺院处于停滞状态。

1959年,西藏实行评判改革,封建农奴制度彻底推翻,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新政权。托林寺有阿里地区札达县管理,寺院成为广大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1966年掀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托林寺遭到严重破坏,寺院建筑几乎成为废墟,寺内佛像、唐卡以及贵重宗教陈列用品荡然无存,寺外围墙、佛塔严重拆损。

199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成立阿里文物抢救领导小组,自治区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家文物局拨出专项经费,对以托林寺为主的阿里重点文物遗址进行为期三年的考古发掘和抢救性维修。经过三年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经掌握了托林寺考古、维修的第一手材料,对托林寺主殿——迦萨殿在保持该殿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修补残墙,立柱盖顶,使之不再遭到破坏。这项工作得到了阿里地区,扎达县委、县政府及当地人民的热情支持。

托林寺有属寺25座,分别属于萨迦派(5座)、噶举派(3座)、格鲁派(17座),遍布阿里三围(古代西藏行政区将阿里划为三部分,即普兰雪围、芒隅草围、札达崖围)。10世纪初,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因吐蕃奴隶平民起义及王权内部纷争被迫逃至西部阿里,其后代在西部建立了古格、拉达克和普兰三个割据王朝。古格王国是吐蕃王朝灭亡后的分裂时期里势力较为强大的地方王朝。其王统大约延续至15世纪。托林寺是古格最重要的大寺院,也是闻名西藏的古寺,西藏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许多高僧都曾活动于此,古格王国的不少重大佛事也都在此举行,托林寺的资料对于研究古格王国历史和西藏佛教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www.daowen.com)

在这座寺院里,松埃国王曾兴佛法。从印度迎请高僧大师译经讲法,选一批当地的优秀孩童派往印度学习佛经,国王偕同其子女削发为僧,取法名为喇嘛益希沃,成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位出家国王。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印度高僧夏大嘎热、沃玛达,西藏著名大译师仁钦桑布等一批人物为佛教贡献毕生之精力,在托林寺拉开了藏传佛教后宏期上路宏法的帷幕。

托林寺自创建到今,出现过许多高僧大德。早期属宁玛派,后皈依噶举派。15世纪古格阿旺扎巴任法台时改宗格鲁派。寺内主供佛为“堆松桑杰”,主护法神是“贡布”和“白登拉姆”。1950年以前有僧侣60人。最后一任堪布名“阿旺扎西”,现规定僧侣18人,仅有2人。每年藏历元月3~21日举行“色措大法会”,从17日开始跳3天的金刚神舞,20日进行赛马,热闹异常。

三、寺院规模

托林寺原有建筑规模较大,包括朗巴朗则拉康、拉康嘎波、经堂等三座大殿,巴尔祖拉康、玛尼拉康、吐几拉康、乃举拉康、强巴拉康、护法殿、却巴康等近十座中小殿,以及堪布(寺院住持)私邸、僧舍、经堂、佛塔、塔墙等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寺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较好的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

托林寺建筑群在扎达盆地中是引人注目的一大人文景观,它同四周粗犷、壮观的土林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给荒僻的河谷地带增添了生机。迦萨殿堂、色康佛殿、寺外的塔群是一批最早的建筑,是10世纪末建筑,其他建筑是15世纪以后建成的。据文献记载,迦萨殿是仿桑耶寺的建筑。这两座寺院建筑形制都是比拟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四大部洲、八小部洲等。迦萨殿与桑耶寺不同之处是迦萨殿把桑耶寺分散罗列的建筑形式集中地组织在一幢建筑中,总体布局显得紧凑、干练,构成了迦萨独特的建筑风貌。

朗巴朗则拉康,意为“遍知如来殿”。在三大殿中年代最早,形制也最为奇特。殿堂整体呈多棱“亚”字形,实际上是一座大型的坛城。门向东偏北,面积2594.75平方米(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8.5米)。中心方殿象征须弥山,四向的四组小殿分别代表四大部洲,四角高耸的四小塔代表护法四天王。中心方殿即朗巴朗则拉康,主供遍知者如来;四面分别紧接多吉生巴拉康、仁钦久乃拉康、堆友主巴拉康、朗堆太益拉康四座小殿,这五座“十”字相连的殿堂组成中心的小“亚”字形,外圈则由四大殿、十四小殿组成,分别供奉佛、菩萨、度母、罗汉等塑像。这组殿堂基本保留着吐蕃时期佛殿建筑的特征,亦又有所变化。外围的南、北、西三大殿均有转经复道环绕,中心殿堂和周围佛殿之间也形成一个大的转经复道,这是一种典型的吐蕃时期佛殿结构形制。据说是仿照桑耶寺建造(而桑耶寺又是以印度飞行寺为蓝本),将桑耶寺庞大建筑群体浓缩于一幢建筑中,堪称西藏古代建筑艺术的上乘之作。

迦萨殿堂,坐西朝东,平面呈“亚”字形,是托林寺最主要的殿堂。迦萨殿主供佛是位于殿堂中心的大日如来佛为主的五佛坛城,四周的17座殿堂环绕着坛城殿,坛城殿与17座殿堂之间有一条环形的转经回廊联接,迦萨殿堂四角矗立四座塔楼,这座殿堂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彻底破坏,1997年,托林寺开展考古工作时,迦萨殿是一片废墟,只有残墙断垣。1998年,阿里文物抢救办公室对这座殿堂进行抢救性维修,如今作为文物展览馆向参观者开放。

色康佛殿,位于迦萨殿东面,未遭破坏前是一幢三层楼建筑,在托林寺建筑群中色康佛殿占有重要地位。这座殿堂规模不大,但是他是迦萨殿同期建筑,又是大译师仁钦桑布闭门修行的地方,另外近些年有关专家发现,色康佛殿与北京故宫雨花阁有密切联系,所以色康佛殿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成为祖国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色康佛殿内供奉佛教密乘四续众神,是修习密宗的场所。“文革”中遭到彻底破坏,现仅存底层墙体和四周台明,墙体厚度达1.3米,底层四壁还能见到壁画,前壁只见零星壁画。

都康大堂,位于迦萨东面偏南五十余米处。都康大堂建筑包括诵经大堂、一间护法殿殿(护发神殿)、一间净厨和一座僧居楼。诵经大堂是都康建筑中规模最大、最主要的大堂,是僧人聚众集体诵经的场所,由于建筑面积大,“文革”中作为储藏粮食的库房而免遭破坏。因此该堂是现有托林寺建筑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大堂内原先供奉的佛像和器物一件不剩,墙上的壁画保存较完整,大堂内现在供奉的佛像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复的。有关文献和专家对建筑和壁画研究认为都康大康是15世纪以后的建筑。

拉康嘎波,意为“白殿”。位于经堂东北125米处。门向南,平面略呈矩形,此壁正中稍向后凸出部分为供佛座。殿门外原有门廊,现余两厢墙壁。殿门框、楣分内外三层分别雕饰忍冬卷草纹、缠枝莲花纹图案。殿内有柱42根,柱头及替木雕饰莲瓣纹和忍冬卷叶纹;天花板彩绘莲花、卷草、缠枝什花、如意云团等十余种图案,用色用线极不讲究,显得草率粗拙。殿内原有塑像15尊,北壁正中主供释迦牟尼佛塑像:高螺髻,圆面大耳,着右袒式大衣,结跏趺坐,除螺髻为蓝色外,遍体施金妆,头光两侧各绘一座泥塑佛塔;释迦牟尼像两侧原供奉药师八如来塑像;东西壁前原供有无量寿佛、观音菩萨、萨迦班智达等塑像4尊,南壁门两侧原供有红、蓝二忿怒金刚塑像,今已不存。殿内四壁遍绘壁画,以塑像背光或各类佛母、度母像最为精美。

除了上述殿堂以外,托林寺建筑群中还有拉让府(托林寺主持等僧官住处和管理机构所在地)、乃居拉康(十六罗汉殿)、玛尼拉康(嘛呢大转经筒殿)等零星小殿堂、露天讲经场和讲经法台,僧舍建筑群,围墙、大门、佛塔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仅存遗址。

托林寺周围现存各种大小佛塔83座、塔墙2道,大部分集中在寺院西北侧的平地上。佛塔内有大量模制的小泥像和小泥塔,泥像有佛、菩萨、度母、天王等,属13世纪以前精品。托林寺有寺藏“三宝”:一是麋鹿角,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二是象牙质的五佛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块黑色的大卵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留下的脚印。

四、绘画艺术

托林寺自建朗巴朗则拉康后,其声名远扬,15世纪初叶和末叶,拉达克王扎巴德和次旺朗杰曾先后两次派人测绘此殿,仿其独特模式在拉达克兴建寺院。其后,第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又将此殿作为独特完整的寺院建筑蓝本绘入拉萨大昭寺中廊墙壁上,使其原貌得以展现。经堂即集会殿,位于朗巴朗则拉康东南60米处。门向东,由门廊和殿堂两部分组成。殿堂面积489.6平方米(东西长25.5米,南北宽19.2米)。有方柱36根。殿门框、楣雕饰有兽面、吉祥天、卷草纹、连珠纹、缠枝莲花纹、莲瓣纹等图案;殿内天花板遍绘飞天、狮、龙、凤、孔雀、摩羯鱼、莲花、卷草、缠枝什花、如意云团、菱形几何纹等图案。殿内遍绘各种壁画,以各类佛、菩萨、佛母、度母、金刚、高僧大德为主体,周围夹绘各种小像,最为精美的为“僧俗礼佛图”和“十六金刚舞女图”。僧俗礼佛图位于西壁东侧下部。图中高僧和古格王室男女施主并坐一排,结印礼佛,下部绘外邦僧俗人等或坐或立,参加礼佛活动。十六金刚舞女图位于门廊东壁两侧。图中舞女舞姿各异,或举手过顶或合掌于胸前,面容娇美,腰肢细软,体态轻盈,上着短袖紧身衣,双乳袒耸,腹部微露,下着曳地长裙,赤足踏舞。所用线条为游丝描,流畅精细;设色轻淡柔和,若隐若现,这种绘画技法的人物壁画在西藏极为少见。此外,殿内壁上有关该寺发展演变的文字,对于研究古格王朝历史有着很高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