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林卡寺:规模宏大的寺院废墟

林卡寺:规模宏大的寺院废墟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沫钦·林巴钦布初建寺院规模较小,仅有4柱,后在规划扩建时他不幸辞世,卒后无转世灵童。大经堂,是林卡寺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由第二任堪布桑杰仁钦主持修建,门向东,高一层,面积24柱。林卡寺在“文革”中被夷为废墟。

林卡寺:规模宏大的寺院废墟

林卡寺

林卡寺,在日喀则地区之谢通门县达姆夏乡西7公里的亚那日山的山坳里,海拔4380米。

一、历史沿革

林卡寺,全称“达摩林卡寺”。始建于1437年,由沫钦·林巴钦布[35]创建。沫钦·林巴钦布初建寺院规模较小,仅有4柱,后在规划扩建时他不幸辞世,卒后无转世灵童。寺院管理实行堪布制。该寺历任堪布皆由萨迦寺委派,任期五至十年。

二、建筑规模

小经堂是林卡寺最早的建筑,由沫钦·林巴钦布在桑旦仆创建。门向南,高一层,有柱4根。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合金等身像,两侧供奉35尊释迦牟尼佛合金像,高约0.45米;珍藏有手抄本《般若经》12部和《萨迦世系传》、《米拉日巴传》等典籍。

灵塔殿,位于小经堂北侧山坡上,门向东,面积2柱,高二层,殿内供奉有沫钦·林巴钦布银质灵塔,高3.5米,还供有一些鎏金铜和泥质佛像

大经堂,是林卡寺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由第二任堪布桑杰仁钦主持修建,门向东,高一层,面积24柱。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高2.5米,供有创始人沫钦·林巴钦布、第三任堪布桑吉坚赞泥塑等身像及小宗造像100余尊,堂内悬挂唐卡300余幅,系缂丝、刺绣、布画三种质地,题材为释迦牟尼佛传记,十六罗汉、印度大德、萨迦五祖(金质轴套)等内容,两侧经架上供存《甘珠尔》3套、《丹珠尔》1套和金汁书写的《般若经》30余部,甚为珍贵。

中佛殿,门向东,高一层,面积4柱。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萨迦祖师贡嘎宁布(1092—1158)、索南孜摩(1142—1182)、扎巴坚赞(1147—1216)、贡噶坚赞(1182—1251)、八思巴(1235—1280)、沫钦·林巴钦布鎏金铜等身像,还供有萨迦后裔贡噶扎西泥质灵塔,内供法体。(www.daowen.com)

东日佛殿,门向东,高一层,面积4柱。殿内主供萨迦五祖鎏金铜等身像,供有甲央·贡觉坚赞鎏金铜灵塔,高2.5米。西日佛殿,门向东,高一层,面积4柱。主供释迦卡萨巴尼,白檀香木质,另供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皆高1.7米,还供有一座吉祥佛塔,系土石结构。

百速拉康,门向东,高一层,面积2柱。主供27尊印度大德,系大理石质,高0.25米,供奉沫钦·林巴钦布在世时塑制的泥塑像,形象逼真。

护法神殿,位于大经堂东北侧,门向北,高一层,面积4柱。殿内主供怙露依怙泥塑等身像及八化身,壁柱悬挂刀、枪、剑、戟、矛、盾等兵器及虎、豹、熊等兽皮。

三、文物馆藏

林卡寺现存文物有释迦牟尼传记唐卡3幅,宗喀巴刺绣唐卡1幅,铜钹2副,还有财神、空行佛母、沫钦·林巴钦布等石雕、鎏金铜造像等,甚为珍贵。沫钦·林巴钦布鎏金铜像高23厘米,座高5.5厘米,宽9.5厘米,免冠,柳叶长眉,双目修长,棱鼻隆起,朱唇上翘,帔帛搭肩,裸全身,双手施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造型生动,富有神韵。

空行佛母石雕通高13厘米,座高3厘米,宽9厘米,头戴五骷髅冠,饰耳环、臂钏、手镯、脚镯,颈系璎珞及人头一串,腰系人头,裸全身,双乳浑圆,腰纤细,一手下垂,一手端骷髅碗,面仰视,呈弓箭步双,足踏两裸体魔,下接仰覆莲座,后有桃形火焰纹背光。

多闻护宝财神石雕,2尊。其一:像通高9厘米,宽8厘米。免冠,面短,双目深凹,高颧骨,唇微启,帔帛搭肩,颈系三角形璎珞,裸上身,双乳浑圆,怀抱吐宝鼬鼠,游戏坐于仰覆莲台上。其二:像通高12厘米,宽7厘米,头戴花冠,高肉髻,短面,深目隆鼻,面露微笑,右手抱杖,杖端饰宝伞,怀抱鼬鼠,骑一头猛狮。皆系圆雕技法,造型古朴稚拙。

林卡寺在“文革”中被夷为废墟。1984年开始恢复修建,建有佛殿一座(4柱)、转经房(4柱)、僧舍21间,已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