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帕巴寺历史沿革与壁画精美回顾

帕巴寺历史沿革与壁画精美回顾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帕巴寺一、历史沿革帕巴寺,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吉隆镇东侧约30米处,海拔2850米。外环廊壁画,是帕巴寺壁画最为精美的部分。帕巴寺从建筑和壁画来看,历代曾进行过修葺,但其主体建筑却依然保存了历史旧貌,具有浓郁的南亚风格。

帕巴寺历史沿革与壁画精美回顾

帕巴寺

一、历史沿革

帕巴寺,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吉隆镇东侧约30米处,海拔2850米。帕巴寺,据传为松赞干布依照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建议,在边镇所建立的镇边寺院之一,具有尼泊尔寺院的建筑风格,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革”期间寺院被毁,现已由吉隆县政府批准恢复。

二、建筑规模

帕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系楼阁式石木塔,高四层。塔中有梯可盘旋至顶。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均设有壶门、小窗,建有挑檐、檩枋、椽子、飞头、瓦垄等。塔之四角的一、二层檐角套有火焰形铜套饰,三、四层上为黄铜翘檐伸出,顶部有铜刹顶,以圆光、仰月、宝盖、宝珠连接,屋面用红铜盖顶。在三、四层的四周壶门上绘有小佛像。底层为佛殿,由门廊及主殿两部分组成,其外环绕内、外回廊,供信徒转经之用。门廊面积4柱,门楣两端有圆雕木狮一对,左右有密室相通。佛殿平面呈正方形,进深3间,面阔3间,有柱14根(方柱10根,圆柱4根);殿门楣上方为5尊护法狮子,其间绘有头戴黄色尖帽的格鲁派祖师像;殿内南端东侧第一柱上有墨书藏文题记的寺志,南壁的东、中、南段上方各开有采光小窗。佛殿北壁原供有主尊释迦牟尼佛8岁身量的檀香木像,东、西壁各供佛像4尊。东壁西侧供奉第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泥塑像,皆高约10米;西壁角上供奉莲花生大师泥塑像,高约8~10米,主供之前置有金、银质酥油灯各两盏,高约30~40厘米,以及黄铜制的酥油桶等;殿内木柱用锦缎围裹,悬挂有五色缎子制的庄严胜幡,东、西两壁经橱置有《甘珠尔》、《丹珠尔》各一部。但上述殿内塑供法器等在“文革”时期被毁,今已不存。可贵的是寺内壁画大部分保存尚好,是该寺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品。

帕巴寺(www.daowen.com)

三、绘画艺术

门廊北壁右侧为莲花生像,其下方绘其弟子,上方分别绘制密宗双身佛像“定觉”及白度母,间饰山水、云朵图案;北壁左侧绘十一面八臂观音,足踏莲座,身披天衣,搭条帛,有头光、身光,其上方左右分别绘释迦牟尼佛坐像,下方左右绘班丹拉姆(吉祥天女)护法神,中央为“圣山”冈仁波且。门廊东壁为释迦化佛小像,皆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结各种印相,皆有背光。门廊南壁从东至西分别绘有化佛、三世佛、罗汉、护法神、观音、度母像等。门廊西壁绘有3尊呈忿怒状的护法神像。

佛殿壁画,最为精彩的是南壁东、西段壁画。东段壁画的最上方为释迦牟尼像;中心绘宗喀巴弟子3人;东侧绘观音法像;西侧绘仁嘎钦布,白髻长髯,手持人骨法号;最下方为5尊并列的护法金刚像。西段壁画的最上方绘绿度母;下方绘吉祥天女护法神;西端绘圣山冈仁波且;东端绘骑虎、骑象和一头戴人骨骷髅冠、坐压在披发裸体人之上的3尊护法神像;其中心为观音法像,四周以雪山、云彩装饰。

外环廊壁画,是帕巴寺壁画最为精美的部分。南壁:上方门楣处绘释迦像,左右绘有度母、护法神像;西段为西方广目天王(手托塔)与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两天王之间绘制坛城,中央为无量光佛,西侧为化佛小像;东段绘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吉祥天女像。西壁:从南至北绘有护法神、十六罗汉、历代高僧大德等。北壁:从西至东绘有释迦牟尼、班丹拉姆、米拉日巴、莲花生及其佛母康错益西措杰、赤松德赞、药师佛及其弟子、喜金刚、观音、强巴佛、白伞盖、多吉申巴、恰多杰、绿度母、宗喀巴师徒3人等肖像。东壁:此壁画早、晚期区别显著。菩萨像,手持净瓶,上体赤裸,其旁侧为菩提树,赤足站立于莲座之上;法师像,头戴浅褐色尖帽,内着右衽僧衣,身披袈裟,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执净瓶平置于腿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南段上层壁画年代晚于下层,但题材十分丰富,有释迦牟尼传记、松赞干布时代的宫廷生活、削发剃度等不同的场面。绘本《宫廷生活图》[26],《削发剃度图》[27],《释迦涅图》[28],此外,还绘有吉祥天母像。帕巴寺从建筑和壁画来看,历代曾进行过修葺,但其主体建筑却依然保存了历史旧貌,具有浓郁的南亚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