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丹寺:宗喀巴派的历史标志之一

甘丹寺:宗喀巴派的历史标志之一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作甘当寺、噶丹寺或噶登寺等,也称作噶尔丹庙。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宗喀巴及其追随者以独立于其他教派的姿态出现在西藏佛教界。迄今,甘丹赤巴已历九十七任。两扎仓的堪布称“曲吉”,负责甘丹寺的行政和教务,绛孜曲吉由下密院的堪布升任,夏孜曲吉由上密院的堪布升任,而后由绛孜和夏孜两扎仓的堪布轮流承继格鲁派的法主。甘丹寺,主要由措钦大殿、宗喀

甘丹寺:宗喀巴派的历史标志之一

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东郊约60公里的达孜县境内,修建在海拔3800余米的旺固尔山和贡巴山的山坳及至山顶处,群楼密布,重重叠叠,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寺院建筑群。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倡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即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寺,与其后建于拉萨市郊的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dgav-vbras-ser-gsum)。因其为宗喀巴创建,又是宗喀巴升座和圆寂之地,备受崇敬,其宗教地位居于格鲁派各寺之首。甘丹寺(dgav-ldan或dge-ldan),藏语全称为“卓噶丹南巴杰贝林”,意为“喜足尊胜洲”,“甘丹”是藏语,意为“兜率天”。兜率为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是弥勒菩萨所教化的净土。意译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寺以“甘丹”为名,是为宣扬弥勒佛之净土,有的译为“噶丹寺”、“甘当寺”、“噶勒丹寺”、“噶尔丹庙”,又名“具喜寺”或“极乐寺”。又作甘当寺、噶丹寺或噶登寺等,也称作噶尔丹庙。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御赐寺名“永泰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寺。该寺依山而建,坐西向东,由大小经堂、佛殿、僧舍、游廊等建筑组成,自寺门至顶层弥勒佛殿,迤逦回环,由低而高,形如海螺。整个寺宇黄壁金瓦,备足巍峨。

一、建寺历史

据《卫藏通志》记载:“拉撒东五十里噶勒丹山,宗喀巴先在大昭率众喇嘛赞招诵经燃灯,众喇嘛求立寺院,宗喀巴乃手举金刚菩萨云:宜在旺固尔山创建。遂造大经堂,内塑桑堆,即阴阳佛,德木楚克,即安乐佛,多尔影佛像。又修沙尔孜、江孜二处扎仓,以供众喇嘛栖止。大师圆寂后由其大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1364—1432)和克主杰·格勒贝桑次第继承他的法座,称为赤巴,从此则产生了甘丹赤巴的传承系统。甘丹寺内分两大扎仓,即绛孜扎仓和夏孜扎仓,遂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相传距今有380余年。其形式与布达拉略同,其经楼、佛像、幢幡、宝盖,华丽程度与大小昭寺相似。此寺乃宗喀巴坐床之所,他圆寂于噶勒丹寺(即甘丹寺)弥勒佛前,该寺为黄教发源之地,有黄教堪布喇嘛主之。”[48]

甘丹寺始建于1409年(明永乐七年),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帕木竹巴阐化王扎巴坚赞和内邬宗本仁钦桑布等地方政权首领的资助下亲自主持创建的第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宗喀巴从此长居此寺,转大法轮。格鲁派始祖宗喀巴(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成名后被尊为“杰仁波且”,出生在青海湟中县宗喀地方。童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16岁到藏传佛教的中心地区——卫藏各地拜访名家名师,深造研习佛理。1376年(明洪武九年)师从大学者贡噶贝学习显密经论,后又拜另一名萨迦派大学者仁达瓦·迅奴洛追为师。大约在25岁时受比丘戒正式出家,并开始撰写佛教论著。此后一段时期,深受佛教史上中观思想的影响。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基本结束显密教研习,开始从事宗教活动,并逐步掀起了一场以倡导严守戒律为核心的宗教革新运动。1395年倡建精其寺。1401年(明建文三年)制定戒律实施细则,又举办精其寺法会。1409年(明永乐七年)宗喀巴成功地举办了在西藏政教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拉萨大祈愿法会。这次法会以及随后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藏传佛教史上一个注重戒律约束、讲究修习次第的新教派——格鲁派的诞生。开创新教派之后直至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圆寂,宗喀巴的主要活动是著书立说、讲经说法,使新诞生的格鲁派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期间,他派弟子释迦也失赴京觐见明帝,与明皇室建立了联系。他还筹划并命弟子建立了哲蚌寺和色拉寺。他的宗教活动和佛学思想在藏传佛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被人们称为“第二佛陀”。

宗喀巴在15世纪初叶所推行的“宗教改革”运动,除去了以前西藏佛教的一些积弊,而以渊源于阿底峡,创立于仲敦巴,盛行于博多哇的噶当派(也称教戒派)的教义为宗旨,所以格鲁派也叫新噶当派。又因为这一教派的僧人都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帽派,简称黄教。最初人们称为“甘丹寺派”,简称为“甘丹派”,后来演变为“格鲁派”,意思是善规(或善律)派。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宗喀巴及其追随者以独立于其他教派的姿态出现在西藏佛教界。

宗喀巴圆寂后,该寺法台由贾曹杰继承,为第二任甘丹赤巴,此后每任为7年,由绛孜法王或夏孜法王升任。在前辈达赖圆寂,新达赖亲政前这段时间,代行达赖喇嘛的政教职权,藏语为“贾曹”(rgyal-tshab),意为“代理”,即达赖喇嘛的代表。迄今,甘丹赤巴已历九十七任。

西藏民主改革前,甘丹寺定编住寺僧人虽为3300名,实际多时达5000~6000人。1959年成立了僧众民主管理委员会,从此寺院的教务、学习、生产、生活等皆由僧众民主管理。1962年由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寺院被毁。1980年以后国家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了彻底维修,重修了宗喀巴灵塔,重绘了羊八犍经院壁画,重印了《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维修了20多幢经堂佛殿僧舍。现在寺内有僧人180多名,进行着正常的佛事活动。此外,甘丹寺中还设有九个辩经场,以适应春、夏、秋、冬四季法会和平时辩经的需要。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忌日,白天展挂大佛像(长26米,宽10米),晚上全寺燃灯示敬,仪式极为隆重盛大,为该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称“甘丹昂却”,意为燃灯节。

二、寺院组织

该寺分为绛孜和夏孜两大学院。绛孜扎仓(意为“北顶僧院”),是第二任甘丹赤巴克主杰的寝殿,也是他日常起居静修之所,系宗喀巴亲传弟子霍尔顿·朗嘎白哇兴建。扎仓内主供释迦牟尼给弟子们说法像和吉祥天女护法神像,还有克主杰亲手塑造的密集金刚坛城及主要本尊大威德怖畏金刚单身像。夏孜扎仓(意为“东顶僧院”),是宗喀巴亲传弟子夏尔巴·仁钦坚赞所建。经堂有柱88根,面积近1000平方米,可容1500名僧侣同时诵经。两扎仓的教、学经论为宗喀巴三师徒的论著。两扎仓的堪布称“曲吉”,负责甘丹寺的行政和教务,绛孜曲吉由下密院的堪布升任,夏孜曲吉由上密院的堪布升任,而后由绛孜和夏孜两扎仓的堪布轮流承继格鲁派的法主。

三、建筑规模(www.daowen.com)

甘丹寺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75万平方米。甘丹寺,主要由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经院、宗喀巴灵塔祀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村组成。

措钦大殿建于1409年,是宗喀巴和历任甘丹赤巴生前起居、修习密法之所,宽43.8米,深44.7米,有大柱108根,可容纳3300名僧人同时诵经。最初(1409年)是在达孜宗本索朗多吉的资助下修建的三层大殿,约在1720年由藏王加盖了金顶,1749年由晋美多吉进行了扩建,第七世达赖时期加盖了金顶,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这个大殿主要供奉弥勒佛像和宗喀巴像等,造型精美,技艺精湛。赤多康也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殿堂之一,系宗喀巴和历任甘丹赤巴(法台)的卧室。1720年索朗多吉进行了扩建,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加盖了金顶。由于里面保存有宗喀巴及历任甘丹赤巴用过的衣物,因此也叫存衣殿。

措钦大殿左侧为羊八犍经院,殿内后墙有巨石一块,相传是由印度羊八犍地方运来,故此殿名为“羊八犍”,为该寺的主要护法神殿。该殿高四层,有柱72根,面积800平方米。于1409年兴工建造,1416年建成,1610年第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盖了金顶。殿正中主供“吐旺慈诚玛”(观音菩萨的化身像)的鎏金铜像及坛城,据说该像比大昭寺内的主佛释迦牟尼像还高10厘米,其佛龛亦皆鎏金铜制成,并镶以各种珍珠宝石,极其华丽。经院内还建有护法神殿,主供一尊大型怖畏金刚泥塑像,狰狞可怕,身色青黑水牛头,阴阳二体交接,有9面34臂16足,手持各种法器,足踏各种魔物。此外,还有护法神“当钦曲杰”、“大黑天”、“桑旺寺巴”、帕鲁不动佛等32尊像,左有吉祥轮胜乐鲁意神像62尊,右有瑜伽本尊金刚界13尊及3座坛城。这些坛城都是鎏金铜制造,其中神佛像皆系白银铸造,塑制精细,装扮得金碧辉煌,加上四周优美的壁画,高悬的幢幡装饰,华丽的柱体梁枋,琳琅满目,犹如龙宫宝殿。

羊八犍经院为宗喀巴灵塔祀殿即“色懂康”,高三层,面积达360平方米。1419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赤多康圆寂,1420年他的弟子达玛仁钦等修建了这座祀殿,并用900两白银在殿内建银塔1座,保存宗喀巴的肉身遗骸。灵塔初为银皮包裹,后于第十任甘丹赤巴根敦平措时,据说得洛桑丹增(固始汗之孙)以青海地区所属的一年税收变为黄金全部包裹于塔身并饰以名贵珠宝,成为一座极其富丽的金塔。1921年,第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对塔殿加以修葺,其外表更为华丽。灵塔左右还供有江央藏巴等祖师塔7座。宗喀巴的灵塔外罩有蒙古包状的檀香木帐幕,帐内有帘幔,塔顶覆以伞盖,十分华美。此后,每任甘丹赤巴圆寂后都在这个殿内修建灵塔,到解放前夕,这里已修建灵塔95座。

夏孜扎仓经堂用88根大柱建成,面积近千平方米;绛孜扎仓经堂用84根大柱建成,面积930余平方米。两个扎仓分别可容1500个僧人同时念经。扎仓下设康村,甘丹寺共有23个康村,每个康村都有一个小经堂,大多为两层楼的建筑,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一般可容200多名僧侣同时念经。有的康村下面再设米村,米村是寺院里最基层的管理机构,甘丹寺共有20个米村。此外,还有修建甘丹寺的主要施主、达孜宗本在甘丹寺修建的高达九层的宫宇以及数以千计的喇嘛僧舍和9个辩经场所,构成别具风格的高原古刹。

四、寺内文物

甘丹寺内拥有众多的珍贵历史文物:主要供奉弥勒佛和宗喀巴铜佛像,其他如密集、胜乐、金刚界等密乘本尊佛也很有特色,而安置历代法台银制灵塔的灵塔殿,更是该寺的一大建筑。甘丹寺内的里玛神殿,供奉着法王扎巴坚赞献给宗喀巴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和以大威德怖畏金刚坛城为主的宗喀巴修学密宗的各种本尊像100多尊;释迦能仁殿主供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及宗喀巴等十多尊神佛像,据说该殿是第五任甘丹赤巴洛卓曲迥兴建;上师殿供有宗喀巴及贾曹杰、克主杰“三师徒”为主的鎏金铜佛像十多尊,并供有16尊者等刺绣唐卡;五供殿供有宗喀巴的牙齿舍利子,有自然形成的石纹文殊菩萨像及宗喀巴的主要本尊、大白伞盖佛母唐卡,有克主杰亲手塑造的宗喀巴泥塑像。寺内还供奉有据传为释迦牟尼亲自雕刻的象牙佛像、龙树以恒河泥沙塑成的佛像、以宗喀巴头发装藏的宗喀巴像等,最受人们景仰崇拜。

此外,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羊八犍护法神殿里的一件盔甲,是清高宗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将他自己穿过的一套嵌有珠宝的盔甲送到西藏,供献在宗喀巴的灵塔前,盔甲上有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的说明。盔甲制做得相当精致,不仅历史价值很大,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又如制做精美的丝织“唐卡”,从制绣方法和质料看属于明代早期的江苏刺绣。据说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去南京受封以后,从内地带回拉萨献给甘丹寺的。这些足以显示该寺历史之悠久和宗教地位之崇高。党和国家对甘丹寺这一古建筑极为重视。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进行维修。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甘丹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古老的建筑被全部拆毁,只剩断墙残垣。寺内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只有少量贵重文物由文物主管部门收去保存了下来。现在由国家拨款,正在逐步加以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