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以国际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探究FDI的增长效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界才把这两种理论相互融合来开展研究。
(一)投资与贸易替代论
1957年,Mundell在《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一文中论述了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即提出“投资与贸易替代论”。[18]他认为国际贸易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起因,但在自由贸易的情形下,获得利益的条件不存在,导致国际直接投资不发生。投资与贸易替代论成为跨国公司遇到直接投资困难时的一种比较高成本的国际竞争方式。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首先是由日本经济学家Kojima在1977年提出的,又被称作“边际产业扩张论”。[19]该理论以东道国的明显优势产业以及无外来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劣势产业为研究对象,解决企业对外投资时面临的选择问题,得出我国应进口劣势产业的产品而出口优势产业的产品的结论。该理论认为,应对外投资国内的劣势产业,把这些劣势转移到其他国家,令这些产业成为其他国家有优势的产业,同时扩大本国对这些产业的产品生产出口,保存原有优势的产品并扩大出口,不仅可以扩大贸易,还可以将产业进行国际性转移。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www.daowen.com)
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衷理论的探索》一文中提出了国际生产理论,并据此解释了FDI,进一步对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决定因素进行分析。[20]他认为,企业对外投资要结合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且这三种优势不可单独成为衡量企业境外投资的标准,而是需要同时作用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海外投资。但企业的对外投资又是相对的,这三种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可相互代替。也就是说,即使企业没能同时拥有这三种优势,还是可以进行对外投资。
(四)雁行模式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0年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必须经过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增强出口等几个阶段。某些进入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增加发达国家的产品进口量来弥补自己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的弱点,增加发达国家产品的进口量,等本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较为完善时,就会将该产品的进口转为本国生产线,从而完成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这种进口到国内生产最后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雁行模式理论以动态比较优势原则为基础,是一种追赶型发展模式,提倡实行投资国与受资国的产业动态转移,但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对后发国家而言,这仅仅是一种追赶模式,而非创新,因此有比较大的风险。
(五)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Vemon在1966年研究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时提出的。他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将产品周期分为产品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这三个阶段。创新企业在产品创新阶段拥有垄断技术,但该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投入相当高的成本,也没有标准化,所以这些产品并不是面向所有消费者,而主要是高收入人群。在此阶段,资本和技术是两个决定性因素,而美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此时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又因为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低,企业会选择在本国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