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南、西北地区的对日抗战与建设历程

西南、西北地区的对日抗战与建设历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地理版图来看,西南、西北分属两个不同区域,但是在抗战时期同属对日作战的大后方。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制定《西北建设计划》,后又决定将西安定为陪都,一时间西北地区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西北建设,不是一个地方问题,是整个国家的问题”。华侨在西北、西南地区的投资除在时间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同。

地理版图来看,西南、西北分属两个不同区域,但是在抗战时期同属对日作战的大后方。[11]关于抗战时期华侨在西南、西北的投资,以往的研究较少。近些年随着抗战史料的出版,关于战时大后方经济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关华侨投资的情况也逐渐清晰明朗起来。[12]华侨在西北、西南的投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大致来说,30年代初期集中于西北,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集中于西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国民政府制定的战略规划有关。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制定《西北建设计划》,后又决定将西安定为陪都,一时间西北地区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西北建设,不是一个地方问题,是整个国家的问题”。这一时期上至政府高层,下至普通学生,纷纷赴西北考察,提出了不少西北建设计划,华侨也是众多考察、开发西北团体中的一员。反观这一时期的西南,“不特割据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苛捐杂税日益加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尚未完全控制。[13]直至1937年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对建设以重庆、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开始日益重视,华侨也将投资的视线由西北转移至西南。

华侨在西北、西南地区的投资除在时间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同。根据资料整理,共有华侨8批33人次前后亲赴西北考察,但实际投资于此的人则寥寥无几;反观西南,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遍及农工矿金融各业。(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