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专项技术支持系统助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专项技术支持系统助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专项技术保障体系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技术支持系统,包括资源调查可靠性,技术方案可行性,实施运作过程的可控制性和后评价的客观性,贯穿试验工作全过程。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更好地为林农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专项技术支持系统助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近年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生态公益林建设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被许多国家提到议事日程上。公益林建设中关键是建设资金问题,不可否认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公益性的事业,其建设资金应有政府来投入,但是由于许多国家存在着先发展经济、后发展环境的观念,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短缺十分严重。因此,有些国家开始考虑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公益林上进行适当经营,以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解决公益林建设的资金问题。美国制订的可持续林计划,为森林工作者、土地拥有者、伐木工人及纸业生产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使他们在保证有效经营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最终用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来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发挥,他们也提出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的模式,如适当的间伐、套种经济作物等。法国在20 世纪80 年代成立自然资源核算委员会,开展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的核算试验,以评估生态公益林的经济价值,并进行改造和提高现有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试验。此外,加拿大、日本德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一)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利用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在不影响生态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生态公益林适当经营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把生态公益林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和其产业属性结合起来,从中取得经济效益并能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的模式的研究更少。

在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前提下,寻找保护与利用的最佳结合点,开展一些林下利用试点。在方式上,要引导以非木质利用为主、采伐利用为辅的方式;在宣传导向上,要重点宣传非木质利用的前景,是今后利用的主要方向;在载体上,要产业拉动,特别是与加工企业对接,要重视科技攻关,积极探索非木质利用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解决林下种植的种苗问题。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开展林下套种经济作物等非木质利用试点,探索一条在保护前提下,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路子,条件好的林区每个乡镇搞一个村的试点,其余县市选择一个村搞试点,努力探索生态林限制性利用途径。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行政、经济的手段,科学的经营技术措施和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保障等体系,进行森林景观开发、林下套种经济植物、绿化苗木,培育食用菌,林下养殖等复合利用模式,为山区林农脱贫致富提供一个平台,使非木质资源最有效地得到开发和保护。

(二)生态公益林的非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非木质资源利用是山区资源、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非木质资源利用生产经营周期大大缩短,一般叶、花、果、草等在利用后只需1 年时间的培育就能达再次利用的状态。这种短周期循环利用方式不仅能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而且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的特性。因此,能使林区农民每年都能有稳定增长的经济收入。所以,公益林生产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竹、药、草、花,开发无污染的天然保健“绿色食品”,建设各种林副产品开发基地。

建立专项技术保障体系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技术支持系统,包括资源调查可靠性,技术方案可行性,实施运作过程的可控制性和后评价的客观性,贯穿试验工作全过程。由专职人员对试验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建立资源分析档案。(www.daowen.com)

非木质资源利用对服务体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科技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病虫害检疫和防治体系、资源保护与控制服务体系、林产品购销服务体系等方面,这些体系在我国的广大公益林地区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山区。对非木质资源的利用带来不利因素。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更好地为林农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三农”服务。

(三)促进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和丰富森林景观技术

森林非木质资源的限制性开发利用,使农民收入构成发生变化,由原来主要依赖木质资源的利用转化为主要依赖非木质资源的利用,对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林木没有直接造成损害,因此,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小。而且,非木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将其对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严格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生物种群结构的质量和比例的适当性、保持能量流和物质流功能的有效性、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依靠自身的功能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多途径利用实现重复利用,使被过度采伐的森林得以休养生息,促进森林覆盖率、蓄积稳定增长,丰富了森林景观。而且具有收益稳、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的特性,为当地林农和政府增加收入,缓解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压力,从而使生态公益林得以休养生息,促进森林覆盖率,丰富森林景观,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公益林结构调整和提高林分质量技术

通过林分改造和树种结构调整,能增加阔叶树的比例,促进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的提高,增加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林下养殖及林下种植,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林分生长,提高了生态公益林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使生态公益林沿着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建立对照区多点试验采取多点试验,就是采取比较开放的和比较保守的不同疏伐强度试验点。同时对相同的林分条件,不采取任何经营措施,建立对照点。通过试验取得更有力的科学依据,用于补充和完善常规性技术措施的不足,使林地经营充分发挥更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