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森林与湿地系统的教育功能至少能给人们的生态价值观、生态平衡观、自然资源观带来全新的概念和内容。生态价值观要求人类把生态问题作为一个价值问题来思考,不能仅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有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凡此种种,无不阐明了现代林业之于

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一)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实践教育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覆盖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功能最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国土安全中处于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健康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本身就是一座内容丰富的知识宝库,是人们充实生态知识、探索动植物王国奥秘、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场所。森林文化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森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综合的结晶。森林、树木、花草会分泌香气,其景观具有季相变化,还能形成色彩斑斓的奇趣现象,是人们休闲游憩、健身养生、卫生保健、科普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让人们体验“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和美好享受,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游造陆、减少沙尘暴等巨大生态功能,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地区之一,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海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0 多万hm2,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并于1992 年加入《湿地公约》。

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教材,把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点,通过教育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美。自然美作为非人类加工和创造的自然事物之美的总和,它给人类提供了美的物质素材。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批判和警醒,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的重建。生态审美教育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实地教育,会给受教育者带来完全不同于书本学习的感受,加深其对自然的印象,增进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必然会更有效地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与湿地系统的教育功能至少能给人们的生态价值观、生态平衡观、自然资源观带来全新的概念和内容。

生态价值观要求人类把生态问题作为一个价值问题来思考,不能仅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有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所谓生态价值是指各种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生态平衡的形成、发展、维护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依赖人类的评价,不管人类存在不存在,也不管人类的态度和偏好,它都是存在的。毕竟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生态就已存在了。生态价值观要求人类承认自然的生态价值、尊重生态规律,不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作为唯一的出发点和动力,不能总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无价的和无主的,人们可以任意地享用而不对它承担任何责任,而应当视其为人类的最高价值或最重要的价值。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的管理者,作为自然生态进化的引导者,义不容辞地具有维护、发展、繁荣、更新和美化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它“是从更全面更长远的意义上深化了自然与人关系的理解”。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自然环境不再只是人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作为人的无机身体成为主体的一部分,成为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内容本身。应该说,“生态价值”的形成和提出,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生态关系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是20 世纪人类极其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

在生态平衡观看来,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植物甚至无机物,都是生态系统里平等的一员,它们各自有着平等的生态地位,每一生态成员各自在质上的优劣、在量上的多寡,都对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虽然人类已经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优势,但在自然之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友善平等关系。自然界的一切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益的存在物,如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大地河流、空气、物蓄矿产等,都是维护人类“生命圈”的朋友。我们应当从小对中小学生培养具有热爱大自然、以自然为友的生态平衡观,此外也应在最大范围内对全社会进行自然教育,使我国的林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与保护。

自然资源观包括永续利用观和资源稀缺观两个方面,充分体现着代内道德和代际道德问题。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当今人类社会很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可再生资源,要求人们在开发时,必须使后续时段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至少要达到目前的水平,从而理解可再生资源的保护、促进再生、如何充分利用等问题;而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则要求人们在耗尽它们之前,必须能找到替代他们的新资源,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发展权利将会就此被剥夺。自然资源稀缺观有4 个方面:(1)自然资源自然性稀缺。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低效率性稀缺。资源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资源供给的稀缺性。(3)科技与管理落后性稀缺。科技与管理水平低,导致在资源开发中的巨大浪费。(4)发展性稀缺。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的高昂代价,加剧了自然资源紧张、短缺的矛盾。

(二)生态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也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大使命。中央林业决定明确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新阶段。凡此种种,无不阐明了现代林业之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做好相关生态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增强民族的生态意识,激发人民的生态热情,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www.daowen.com)

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生态建设是生态安全的基础,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保障,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生态建设,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正确认识和处理林业与农业、牧业、水利气象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协调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保护与发展、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多目标经营与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指导林业建设,弘扬森林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推进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人与自然不仅具有斗争性,而且具有同一性,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我们应该对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教育,即要教导全社会尊重与爱护自然,培养公民自觉、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幸福的获得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只有在良好生态环境中人们才能生活得幸福,所以要扩大道德的适用范围,把道德诉求扩展至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强调生态伦理道德。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养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深入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一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理论研究,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产品,全面深化对建设生态文明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二要巩固和拓展生态文化阵地。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种纪念林、古树名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播、教育功能,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拓展生态文化传播渠道,推进“国树”“国花”“国鸟”评选工作,大力宣传和评选代表各地特色的树、花、鸟,继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三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先锋和骨干作用。全体林业建设者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责任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政绩观。要通过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真正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承担者的作用,真正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做出贡献。

通过生态基础知识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激发民众爱林、护林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较差,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考察领导干部的政绩时还没有把保护生态的业绩放在主要政绩上。最近公布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表明,在总分13 分的测试中,中国公众的人均分为2.8分。其中,城市为4.5 分,农村为2.4 分。这说明中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水平还较低。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植物园、苗圃和湿地公园等是展示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也是进行生态科普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这些园区的教育作用,使其成为开展生态实践的大课堂,对于全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具有突出的作用。森林公园中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精髓。森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森林以其独特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对人们的审美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自然美的主体旋律。森林文化通过森林美学、森林旅游文化、园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等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在给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比拟的作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森林公园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森林公园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使森林公园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化的重任,成为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各地在森林公园规划过程中,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森林公园的不同特点,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建设重点和功能布局。同时,森林公园要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解说步道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不断强化这些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充分认识、挖掘森林公园内各类自然文化资源的生态、美学、文化、游憩和教育价值。根据资源特点,深入挖掘森林、花、竹、茶、湿地、野生动物、宗教等文化的发展潜力,并将其建设发展为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森林公园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生动的课堂。

经过不懈努力,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植物园、苗圃和湿地公园等)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内的科普教育设施,扩大科普教育功能,增加生态建设方面的教育内容,从人们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坚持寓教于乐,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活动项目,积极开展生动鲜活,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吸引参与植树造林、野外考察、观鸟比赛等活动,或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园开展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生态实践活动。尤其针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要减免门票,有条件的生态园区要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通过对全社会开展生态教育,使全体公民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等基本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认识到国家和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保护生态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使人们在走向自然的同时,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进一步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和科技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现状,让人们形成资源枯竭的危机意识,看到差距和不利因素,进而会让人们产生保护生物资源的紧迫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真正地把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还社会一片绿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