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未来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未来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发展与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森林与生态文化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未来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民俗乡土文化积淀,为现代森林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翔实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发展与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我国森林文化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全国,由于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和民族习俗的不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在总体上显示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特点。

1.资源丰富

我国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自然地域的多样性,决定了森林与生态文化发展背景、资源积累、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的五彩纷呈与博大精深。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长期共存、演进的过程中,各地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物质文化形态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交相辉映,不仅为满足当代人,乃至后代人森林生态文化多样化需求提供了物质载体,而且关注、传播、保护、挖掘、继承和弘扬森林文化,必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永恒主题。以山西省为例。该省至今保留数以千计的古树名木,仅入选《山西古稀树木》一书的就有109 种1149 株。享有盛誉的洪洞老槐树,如今已演绎成百姓“寻根问祖”的祭祀文化形式。太原晋祠的周代侧柏、解州关帝庙的古柏群等,堪称树木文化中的瑰宝。在木质建筑文化方面,世界最高、最古老的应县辽代木塔不仅建筑雄伟,而且木雕工艺精美绝伦;平遥古城诸多商号钱庄与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既是晋商文化的象征,又是我国北方私家园林造园艺术与木雕艺术的结晶。在园林文化方面,有太原晋祠、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等。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方面,则有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的五台山以及北岳恒山、永济五老峰、方山北武当等。再看新疆。新疆拥有独特的天山文化、荒漠文化和林果文化(诸如吐鲁番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大枣、石河子的蟠桃等)。新疆森林以其雄伟、宽广、险峻、奇丽的自然美征服世人,不仅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同时吸引文学家、艺术家以其为题材创作无数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新疆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森林、草原绿洲之中,对绿色情有独钟,祖祖辈辈养成了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习俗和自觉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在新疆,许多反映古老文明兴衰存亡与沧桑变迁的文化遗迹,显现出人与自然共存的历史进程。生态旅游资源方面,新疆拥有乔戈里山、喀纳斯湖、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乌尔禾雅丹地貌、天山库车大峡谷、天山托木尔冰川、天山雪岭云杉林、轮台胡杨林、巴音布鲁克湿地、喀纳斯湖畔的图瓦村、伊犁草原等,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绮丽的自然魅力,吸引和征服着国内外游客。此外,甘肃的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大地湾文化、秦国早期文化、敦煌与麦积山石窟文化,云南的茶文化、花文化、蝴蝶文化、民居民俗文化,江南山水文化、园林文化,西部和东北的动物文化(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野骆驼、野驴、野马、马鹿、藏羚羊等)、湿地文化(天鹅、白鹤、鹳雀、大雁等)和恐龙化石文化等,同样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到处都可以如数家珍般列举出反映各自生态文化的精品实例。人类在与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的朝夕相处、共生共荣中,所形成的良好习俗与传统,已深深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乡规民约和图腾崇拜之中。这些宝贵的森林与生态文化资源,为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起步良好

进入21 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足本地区实际,贯彻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的理念,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林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省不仅先后出台了贯彻《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而且广东、浙江、福建、湖南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开展了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林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以海南省为例。海南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发展思路,为生态建设立法。在《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与生态文化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

3.需求强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形势的日趋严峻,全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和先进生态文化的需求空前高涨。这种生态文化需求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在生态文化需求的精神层面上,研究、传播和培育生态理论、生态立法、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方面显得尤为迫切。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先进生产力一起,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两只轮子。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对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生态文化需求的物质层面上,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既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山区繁荣和林农致富,又满足人们生态文化消费的需要。

4.潜力巨大

森林与生态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是生态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这些资源中,有的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有的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有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晶。这些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不仅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价值,而且蕴藏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潜在的物质财富。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挖掘、开发和利用。二是生态文化科学研究、普及与提高的潜力巨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不仅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重大转变,而且赋予研究和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以新的使命。这就是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态文化活动,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三是生态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 年,我国国内居民出游率将达到311%,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 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 万亿元。在我国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后,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将成为消费热点,旅游方式也将从“走马观灯”式向探索自然奥秘转变,真正感受生态文化魅力的“知性之旅”。

5.顺应潮流

建设先进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顺应时代潮流。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引起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20 世纪80 年代,联合国成立了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年,由挪威首相G.H.布伦特兰夫人主持撰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全面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被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接受,成为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共同理论。此后,许多国际知名学者认识到文化对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收到明显效果。在这些国家,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识深入人心,生态制度比较完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世界各国森林经营理论也由传统的永续利用转变为可持续经营,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生态化城市的发展方向,传统林业正迅速向现代林业转变。

(二)我国森林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经验

1.政府推动,社会参与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政策性、技术性和公众参与性很强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和组织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政策引导、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通过有效地基础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市场配置资源,鼓励多元化投入,实现有序开发和实体运作。这既是经验积累,也是发展方向。比如,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启动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贵州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构筑两江生态屏障,再造贵州秀美山川。四川省把“到2010 年,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些发展思路,对西南地区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全社会广泛参与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广东、浙江等省把培育和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列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将全省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让美丽的山水、园林、绿地贴近市民,深入生活,营造氛围,陶冶情操,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林业主导,工程带动

森林、湿地、沙漠三大陆地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乡村绿地、城市森林与园林等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载体,涉及诸多行业和部门。林业部门是保障国体生态安全,实施林业重大生态工程的主管部门,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这是确保林业重点工程与生态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广州市在创建森林城市活动中,以实施“青山绿水”工程为切入点,林业主导,各业协同,遵循“自然与人文相宜,传统与现代相兼,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精心打造城市生态体系,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和魅力,而且促进了全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生态意识的变化。新疆阿克苏市柯柯牙绿化工程,五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经过20 多年的艰苦奋斗,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增加到30.6%,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www.daowen.com)

3.宣传教育,注重普及

森林生态文化重在传承弘扬,贵在普及提高。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宣传普及和教育活动。一是深入挖掘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云南、贵州省林业厅经常组织著名文学艺术家、画家、摄影家等到林区采风,通过新闻媒体和精美的影视戒剧、诗歌散文等作品,宣传普及富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让广大民众和游客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二是以各种纪念与创建活动为契机开展生态文化宣教普及。各地普遍地运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参与性、兴趣性、知识性较强的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荒漠化日等纪念日和创建森林城市活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三是结合旅游景点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例如云南省丽江市东巴谷生态民族村,在景区中设置大量与生态文化有关的景点,向游客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理念。四是建立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各地林业部门与科协、教育、文化部门联合,依托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举办知识竞赛,兴办绿色学校,开办生态夏令营,开展青年环保志愿行动和绿色家园创建活动。

4.丰富载体,创新模式

森林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全民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截至2006 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067 处,规划总面积1569 万 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 处,面积1125 万 hm2。福建省已建成31 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有25 个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普遍建了森林博物馆、观鸟屋、宣教中心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利用自身优势,建成了目前全国唯一规模最大的森林博物馆,已成为生态文化传播基地。地处海口市的海南热带森林博览园,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系统展示与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热带滨海城市森林公园。海南省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挖掘树文化的内涵,开辟出多条栈道,为树木挂牌。各地生态文化培育和传播的模式得到不断创新。诸如海南儋州市自2002 年创立以来创办的生态文化论坛和文明生态村,以及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的“森林人家”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新农村建设中焕发了青春。

5.产业拉动,兴林富民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山区繁荣和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森林公园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已经使2700 个乡、12000 个村、近2000 万农民受益,带动森林公园周边4654 个村脱贫,直接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数量近50 万个。农民意识到山川秀美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农民有了热爱家园的自豪感,自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爱绿、护绿、兴绿成为新风尚。尤其是湖南、福建两省森林旅游业特色鲜明,方兴未艾。不仅带动了茶文化、竹文化、花卉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而且对繁荣生态文化,增强当地林农生态保护意识,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和林农致富起到了显著作用。

同时,由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还刚刚开始,毋庸置疑各地在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森林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

具体表现为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生态指标与政绩考核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片面强调眼前而忽视长远,只顾当代人而不顾后代人的不可持续的观点。由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出来的时间比较短,各地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解还比较模糊,从工作层面上讲,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不十分明确。

(2)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仍然资金不足,运转较为艰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跟不上而导致产业开发滞后。生态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料、音像作品等基本资料相当匮乏,造成有些地方只有资源而没有文化。从国家层面上至今还没有一个森林博物馆。

(3)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

生态文化体系和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并称为林业三大体系,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于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各地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相应的人员和经费保证。从管理体制上,林业部门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有待强化,协调能力亟待加强。尤其在职责分工、利益分配、责任划分等问题上,由于利益驱动,往往造成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的责任由林业部门承担,而旅游开发的收益却不能反哺林业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4)森林生态文化产品单一,产业不够发达

当前,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理论研究滞后、服务体系欠缺、品牌效应不高等突出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起步较晚,后发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加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与基本素质培训的任务还很艰巨。

(5)森林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滞后,科技支撑不足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亟须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尽管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投入亟待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