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温带森林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温带森林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其中,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温地范围内的地方级及少量新建自然保护区共139 个。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湿地区域内的野生稻基因,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3 个野生稻保护小区。对4 个人为干扰特别严重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实施移民。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温带森林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

(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1.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01—2050 年),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种源基地及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到建设期末,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 个(林业自然保护区数量为2000个),总面积1.728 亿 hm2,占国土面积的18%(林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为主体,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科学研究、资源监测、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基本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工程区分类与布局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特点,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总体规划在地域上划分为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共8 个建设区域。

3.建设重点

(1)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

具体开展大熊猫、朱鹮、老虎(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大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野生鹿、鹤类、野生雉类、兰科植物、苏铁保护15 个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建设。

(2)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①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加强12 处58万 hm2 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新建保护区8 处,面积30 万 hm2。②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加强现有3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建3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面积280 万 hm2。③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建设现有27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16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0 万 hm2

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30 处面积3860 万 hm2 重点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新建28 处总面积为2000 万 hm2 的荒漠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荒漠地区的灌丛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湿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湿地是陆地(各种陆地类型)与水域(各种水域类型)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过渡区或复合区、生态交错区,是自然界陆、水、气过程平衡的产物,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单纯陆地类型和单纯深阔水域类型所不具有的复杂性质(特殊的界面系统、特殊的复合结构、特殊的景观、特殊的物质流通和能量转化途径和通道、特殊的生物类群、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是地球表面系统水循环、物质循环的平衡器、缓冲器和调节器,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为生命与文明的摇篮;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抵御自然灾害;净化污染;保留营养物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提供可利用的资源;调节气候;航运;旅游休闲;教育和科研等。作为水陆过渡区,湿地孕育了十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物资源,是重要的基因库。

1.长期目标

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 年)》建设目标,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长期目标是: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我国自然湿地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通过补充湿地生态用水、污染控制以及对退化湿地的全面恢复和治理,使丧失的湿地面积得到较大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进入一种良性状态。同时,通过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以及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宣教培训、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水平,从而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2.建设布局

根据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全国湿地保护工程的建设布局为东北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地区、长江中下游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东南和南部湿地区、云贵高原湿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湿地区、青藏高寒湿地区。

3.建设内容

湿地保护工程涉及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和能力建设四个环节的建设内容,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考虑到我国保护现状和建设内容的轻重缓急,2005—2010 年,优先开展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的示范项目以及必需的能力建设。

(1)湿地保护工程

对目前湿地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人为干扰不是很严重的湿地,主要以保护为主,以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

自然保护区建设。我国现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73 个,已投资建设了30 多处。规划期内投资建设222 个。其中,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温地范围内的地方级及少量新建自然保护区共139 个。

保护小区建设。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湿地区域内的野生稻基因,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3 个野生稻保护小区。

对4 个人为干扰特别严重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实施移民

(2)湿地恢复工程

对一些生态恶化、湿地面积和生态功能严重丧失的重要湿地,目前正在受到破坏亟须采取抢救性保护的湿地,要针对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开展湿地恢复项目。2005—2010 年共恢复各类湿地58.8 万 hm2

湿地生态补水。2005—2010 年规划在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等12 处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示范工程。

湿地污染控制。规划选择污染严重生态价值又大的江苏阳澄湖、溱湖、新疆博斯腾湖、内蒙古乌梁素海4 处开展富营养化湖泊湿地生物控制示范,选择大庆、辽河和大港油田进行开发湿地的保护示范。

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对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已被开垦占用或其他方式改变用途的,规划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2005—2010 年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包括退耕(养)还泽( 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和红树林恢复4项工程。其中退耕(养)还泽(滩)示范工程4 处,总面积11 万 hm2;湿地植被恢复工程7 处31.6 万 hm2;栖息地恢复工程13 处,总面积24.3 万 hm2,红树林恢复1.8 万 hm2

(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项目

1.总体目标

全面系统地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基本保存库、区域保存库、扩展保存库与原地保存库等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整理、整合,建立健全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网站与节点,实现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提高保存与管理效率,实现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共享,为林木遗传改良和林业发展提供种质材料,最终达到科学利用,造福人类。

2.建设内容

(1)基本保存库

简称A 库。针对不同气候带、保存对象等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系统收集。全国建立亚热带(江西)针阔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南亚热带(广西)针阔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等18 个保存库,其中已建成11 个库,正建与待建的库7 个。

A 库保存种质资源的计划与设计由NFGRP 项目组统一设计,兼有收集、保存、测定、评价、利用和信息管理以及示范等多种功能。(www.daowen.com)

(2)区域保存库

简称B 库。在各省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中选建的保存库体系,包括全国34 个省级单位。已建的B 库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种苗站,分管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基地)。

B 库将保存与利用密切结合,实现林木种质资源数字化管理。

(3)扩展研究保存库

简称C 库。是在A 库、B 库建立基础上,强化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功能,增加保存技术研究等而扩展的保存库亚体系,是全国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C 库包括: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花卉中心与花卉协会、亚林所、热林所、资昆所、经济林中心、沙林中心等。

C 库是A 库的扩展与完善,兼有研究、保存、测定、评价、利用、信息管理及示范等功能。

(4)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

简称D 库。是特指自然保存区内、外原地保存林的统称。是各个树种种质资源系统保存需要与保护区生态植被区系保护需要相结合的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原位、原境)保存体系。

D 库是物种全分布区遗传多样性保存的天然资源的保存方式。在已有自然保护区中建立保存林并定位定量观测、评价,具有保存、测定、评价、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功能。

(5)特色种质与重点区域性保存库

简称E 库。涵盖高等林业院校重点区域性质保存库、地域性典型物种种质资源保存库。兼有保存、展示、研究、利用等多重功能。E 库体系为新建,目前包括华南农业大学等。

E 库是A、B、C、D 库体系的补充与扩展,实现多功能配置,建立各具特色(特点)与有效信息管理的保存库。

(6)国家濒危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

简称F 库。在以上A、B、C、D 库保存国家特有、濒危珍稀树种种质资源的同时,根据需要重点建立抢救、保存与利用相结合的特色F 库体系。

简称F 库。以特色地带濒危珍稀树种或树种组为单元,以小型规模为主。序号编制按地域、基地规模、存量与增量资源等拟定并相对稳定。F 库保存将遏制基因丢失、开发利用与信息管理相结合。

(7)重点引种成功外来树种种质资源库

简称G 库。立足于保存对我国有用、有效的引进种质资源,并非是引种试验。经过严格引种评价,具有安全性的引种成功树种,譬如1 ~2 个生育周期的多地点试验,按照种内群体(含种源、林分)、家系(全同胞、半同胞)、个体或无性系进行种质资源分类保存、信息管理与推荐应用等。

(8)其他

简称L 库。不归属于A、B、C、D、E、F、G 库的其他库类,需要说明存量与增量的属性及相应的资源编号特征。

(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

1.保护技术

(1)应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保护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2)合理扩大保护区范围;

(3)实施封禁、封育措施,或适当加以人工辅助;

(4)建设保护设施,如隔离围栏、保护区界碑(桩)、野生动植物救护设施设备等,建设宣教工程,如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制作,以及加强监察巡防等。

2.恢复技术

(1)基于生态关键种理论,确定生态关键种,实施促进生态关键种生存、生长与繁育更新的恢复技术。

(2)基于外来物种与原有物种竞争关系及其入侵机制的认识,实施原有物种的培育更新并结合其他物理或化学措施,有效控制生物入侵、恢复自然植被群落。

(3)基于群落演替规律和动态模拟为基础,选择应用地带性植被,并对群落结构进行优化调控、改造更新与恢复技术。

(4)基于岛屿生物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扩展保护区及其斑块的面积,丰富生境异质性,合理构建生境廊道,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等措施,有效恢复生物的栖息地。

(5)对于水资源缺乏而退化的湿地,根据湿地区域生态需水量及季节需求,模拟湿地自然进水季节与自然进水过程,应用生态补水技术,实施湿地生态补水工程。

(6)对于污染的湿地,针对污染的类型与强度,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设计,实施植物净化修复、“人工浮岛”去污、缓冲带构建以及湿地基底改造等污染修复技术。

(7)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研究实施物种的繁殖、培育、野生驯化技术,以有效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8)对于林木种质遗传多样性保存,研究确定核心种质、有效群体大小、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方法,研究采用科学的异地保存、离体保存等保存技术体系,以全面保存种质遗传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