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设备管理一定不能缺少有计划的、定时的设备检测、保养和维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高效率运转,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1.设备的检测
设备的检测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及腐蚀的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这是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设备的检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日常检查。
(2)定期检查。
(3)维修前检查。
2.设备的保养
现代化的设备,结构更加精密复杂,对设备的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设备保养的目的有:
(1)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
(2)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确保产品质量。
(3)降低维修的成本和难度。(www.daowen.com)
(4)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确保生产的安全运行。
一般设备保养可分为三个级别:
(1)例行保养。一般由设备操作人员承担,依照正常的操作规范检查操作程序的执行。其主要内容是清洁、润滑、紧固以及检查零部件的完整状况。
(2)一级保养。一般在专业检修人员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其保养范围由设备外部到设备内部,包括润滑、换油、调整设备精度等。
(3)二级保养。应由专业人员承担,操作人员协助,定期进行。其涉及的部分大多是设备的内部。二级保养涉及的项目最多,而且技术要求较高,重要性不言而喻。
3.设备的维修
设备的修理即设备的修复。其基本手段是修复和更新零部件。一般来说,设备的维修有以下几种:
(1)定期维修。定期维修即按照事先制定的检修计划,定期进行检查、修理。一般来说,定期维修的准备应比较充分,事先准备好配件及用品,这样可以缩短停机修理时间,降低相关损失。
(2)标准维修。标准维修即把维修的类型和相关内容的要求具体化、标准化,当设备运行到一定期限后,对其进行强制性的检修及零部件更换,而不需要另外作出审核判断。这种方法有很好的事故预防效果,适用于企业的重要设备和安全要求高的设备。但是,其标准的合理制定十分关键,若制定不合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3)检查后修理。在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查,确定检修的类别及具体内容,然后制定维修计划。一般在修理普通设备,且定额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此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