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因素推动雇佣方式多元化

环境因素推动雇佣方式多元化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变了各国政府对雇佣方式选择的制度性限制。这三项环境因素是对大多数国家都有影响的,它们的出现使中国与其他的发达国家几乎同时开始了雇佣方式多元化的演变历程,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三项环境因素,至于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具有共性的环境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环境因素推动雇佣方式多元化

在国内一些研究中,常常将多元雇佣与雇佣方式的多元化视为等同的概念(王兴化、张立富,2010),本书在这里作了区别性的界定:多元雇佣指的是企业层面的雇佣策略中长期雇佣方式与短期雇佣方式的混合使用;而雇佣方式的多元化指的是在社会层面的整体雇佣格局中各种长短期雇佣方式并存,并且都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如本书在引言中所提到的,在近几十年中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革,而雇佣格局的演变就是其中之一。雇佣格局是社会层面的整体雇佣方式的使用状况,从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的雇佣格局是以长期雇佣为主,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这样的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当时的中国,存在着“铁饭碗”的概念,它其实就是中国的长期雇佣制度的体现,在日本的企业中存在着终身雇佣制的长期雇佣体制,而在当时的美国一个员工为企业工作几十年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与上述这些国家的整体雇佣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具有非正式、临时性或非全日制特征的不稳定雇佣形式,即非典型雇佣方式开始出现并被大量的使用,最终形成了各种长短期雇佣方式并存,且都占据着一定比重的状态,即在社会层面的整体雇佣格局的多元化。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美国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约占就业总量的30%,日本非正规就业形式占所有工作的25%。就中国而言,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总人数约为1.36亿,基本占到城镇部门总就业人数的51%[1]

虽然各国国情存在差异,但它们的雇佣方式的多元化都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企业对雇佣方式需求的变化,即企业对雇佣方式的主要需求从长期雇佣转变为非典型雇佣,这不是少数企业的变化,是相当数量的企业都发生对雇佣方式要求的变化,这是雇佣格局演变的内在条件;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都存在着支撑长期雇佣体制的各种制度性因素,包括政府的法律、工会的抵制和已有的企业管理惯例等,这些因素限制了企业对非典型雇佣方式的选择,只有当这些制度性限制因素的减少,使企业拥有更多选择雇佣方式的权力时,才能带来企业雇佣策略的调整和社会雇佣格局的演变,这是雇佣格局变化的必要条件。

正是由于满足了这两个条件,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才出现了雇佣方式多元化的情况,而推动这一变化发生的是当时世界整体环境的重大转变。根据本书的分析,我们认为在70年代之后至少有三个主要环境因素对各个国家的雇佣方式多元化进程产生了影响,它们分别是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兴起。(www.daowen.com)

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不能单纯地看成市场范围的扩大和技术的变革,它们所带来的综合影响更加深远。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家之间的经营壁垒在降低,资本和商品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由流动,这也意味着企业竞争范围的扩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环境动态变化程度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即原来处于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的企业开始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改变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平衡,因为全球化使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但是劳动者的流动性远小于资本,这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则是从信息沟通方面推动了全球化,更多的、更加丰富的信息可以高效地在世界各地即时传播,这种信息传输上的变革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总体而言,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从不同方面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范围和竞争边界,也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动态变化和成本竞争的压力,它们使企业产生了转变雇佣方式以重新适应环境的内在需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变了各国政府对雇佣方式选择的制度性限制。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是以长期雇佣作为主要的雇佣方式,并且存在着支撑长期雇佣存在的各种制度性因素,只是在不同的国家这些制度因素存在差别,如欧美国家主要是通过产业关系系统来保证对劳动者的稳定雇佣,日本则是来自二战后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高度合作关系,中国则是由国家的公有制经济体制来保证的。但是在70年代之后,这些国家开始了更加市场化的变革,上述的各种制度都出现了弱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使美英两国政府降低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对产业关系的平衡,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日本降低了对各种非典型雇佣方式使用的法律限制,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由外部经济环境引起的成本竞争压力;中国则在80年代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公有制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2]。可以发现,当时的一些政策变化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说前两项因素拓展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边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则降低了其中的制度性限制。

这三项环境因素是对大多数国家都有影响的,它们的出现使中国与其他的发达国家几乎同时开始了雇佣方式多元化的演变历程,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三项环境因素,至于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具有共性的环境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