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最好的时期。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不断繁荣,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0616亿斤,比2003年提高了2000亿斤以上。近年来,棉花、糖料、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生产也保持稳定发展。
二是农民人均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3—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22元提高到5153元,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6%以上。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保持高速增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继续下降。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态势良好。200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451万人。目前,进城务工农民估计在1.6亿人以上。农民大量进入非农领域和城镇就业,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带动了农民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目前,有13个省份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限制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明显放宽。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十一五”规划,共解决全国1.65亿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预计到2014年,将可以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2006—2009年,中央共投资1661.7亿元,新改建公路144.1万公里。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6.1%的乡镇,东、中部地区94.2%的建制村,西部地区98.1%的建制村通公路。国家电网供电区内所有农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农网改造深入推进,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到2008年底农村沼气用户已达到3049万户,年产沼气113.9亿立方米。预计到今年底,全国将有4000万农户使用沼气。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加快改善。(www.daowen.com)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500元、300元,中西部地区农村校舍维修改造的补助标准得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使4759.3万人受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县开始启动。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等一系列文化下乡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了党在农村的基石。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大量减少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2009年,“四项补贴”已经增加到1230.8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60%以上的集体林地得到确权。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供销合作、国有农场、大湖区农民负担、水管体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兽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
“三农”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重要支撑,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本条件,也为转变我国发展方式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