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形势分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需谨慎应对

农业形势分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需谨慎应对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讨论中,大家对今年上半年的农业形势作了很认真的分析。一致认为,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形势非常好。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国务院现在每年审批400万亩建设用地,其中耕地280万亩。事实上,每年各地上报国务院的用地需求量大约为1200万—1300万亩,国务院批准的只有400万亩,但是大家都清楚,不批就不占了吗?

农业形势分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需谨慎应对

在讨论中,大家对今年上半年的农业形势作了很认真的分析。一致认为,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形势非常好。我跟大家的看法一样: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而且增产幅度之大,增收幅度之高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形势好应充分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做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还是要有忧患意识,要看到形势也有严峻的一面。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工作方法上、政策措施上都要适应新的形势、进行新的调整。

(一)我国农产品需求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一方面形势非常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比如,在肯定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也要看到供求形势还很严峻。举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来。第一,2004—2006年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第一年增产770多亿斤,第二年290多亿斤,第三年260多亿斤,三年合计增产1335亿斤,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了不起的成绩。第二,2006年9949亿斤的产量与1998年10246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相比,还差297亿斤。第三,据统计,2006年全国粮食总消费量10154亿斤,而2006年粮食总产量才9949亿斤,产需缺口205亿斤。这三个数放在一起看,应该说有喜有忧,三年增产1335亿斤、但离历史最高水平还差297亿斤,而去年9949亿斤的粮食产量来之不易,但和实际需求相比还差205亿斤,这就是当前粮食的基本供求格局。这说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有两大影响因素:一是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量相应增加;二是城镇化加速,增加了商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2006年和1996年相比,10年间全国总人口增加了9000万,新增的人口超过了拥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不仅如此,城乡居民分布也发生了变化,10年间城镇人口增加了2亿。城镇人口增加意味着过去相当数量的农产品生产者正在变成农产品的消费者。进城前农民消费的大部分农产品是自给的,一旦进入城镇,就变成了商品农产品的购买者。我做过一个统计,农民变成市民之后,虽然口粮消费有所下降,但其他农产品的消费量都明显增加。2006年我国市民人均消费的植物油比农民高出15.5%,肉类和家禽的消费量市民比农民高出47.7%多,蛋类要高出133.3%,水产品要高出200%。影响商品农产品消费量增加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生产结构、生活方式的调整。很多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自己不生产粮食、不生产蔬菜,而是到市场购买。一些地区的农户即使生产粮食,比如东北农民种玉米,而玉米不是口粮,因此他仍然需要把玉米卖掉再到市场上买大米面粉

总之,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所引发的农产品需求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讲,是需求数量在增加,质量要求在提高。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农业承担的任务非常艰巨,做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责任就非常重大。

(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产品供给的增长能力受到挑战。面对这样一种消费需求的变化,我们的供给能力到底如何?从总量来看,我国不少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仔细分析,中长期的供给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来自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

第一,土地资源。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1996—2006年耕地面积减少1.24亿亩,而全国耕地面积超过一亿亩的省份目前只有6个。此外,由于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城镇化还没有过半(2006年城镇化率是43.9%),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短期内还无法扭转。

为保护耕地,我国实行着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国务院现在每年审批400万亩建设用地,其中耕地280万亩。昨天讨论的时候,有的省的同志讲:2007年全省只有18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其实在全国400万亩建设用地中,18万亩的指标已经不少了。2006年底全国的耕地面积是18.27亿亩,若要保住18亿亩的红线,还有2700万亩可用于建设用地。按照一年占用400万亩、其中耕地不超过280万亩计,7到10年的时间就用完了。事实上,每年各地上报国务院的用地需求量大约为1200万—1300万亩,国务院批准的只有400万亩,但是大家都清楚,不批就不占了吗?不批照占的有,甚至根本不报就占的也有。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不保农业就岌岌可危。当然要靠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坦率说,这几年粮食增长主要就靠单产的提高。2007年的粮食总播种面积达到了15.8亿亩,和2003年相比增加了9000万亩。今后,面积增加会越来越难,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单产才能满足我们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强制农民种这个种那个,刚才小组汇报讲得非常好,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粮食面积为什么难以扩大?因为种粮回报率低。蔬菜、其他经济作物面积你不要求它也在扩大,因为有市场需求、比较效益高。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满足日渐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是一个严峻挑战。

第二,水资源问题。水利专家讲,水的短缺有三种情况:一是资源性短缺,比如西北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水;二是工程性短缺,有水,但不修渠道、不打井用不上;三是水质性短缺,水质恶化了,不仅不能喝,甚至不能灌溉。这三种类型的短缺我国都存在。北方很多地方是资源性短缺,西南很多地方是工程性短缺,发达地区很多地方是水质性短缺。水是生命之源,对农业来说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大概在2100立方米左右。而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8000立方米,我们是世界平均水平1/4多一点。刚才讲到土地,18.27亿亩土地,13.14亿人,人均是1.39亩,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0%,而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全球水平的26%,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比土地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空间上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多的时候洪水成灾,缺的时候一滴水都没有。这样的水资源分布状况,使我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一个南粮北运的产需格局。大运河杭州通到北京的通州,主要就是为了运粮,历史上的“漕粮”“漕运”从来都是安天下的大事。运河自隋朝开凿,意味着在隋以前南粮北运的格局已经形成。形成这样格局的原因在于:水、土、光、热的组合南方比北方好。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还很清楚,江南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而北方水土条件好的地方常被誉为“赛江南”。但是,近二三十年,中国粮食产销格局已经完全转变了——变成了北粮南运。这样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讲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但这是实际发展的结果。发生这一变化的基本原因,是由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得快,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快,占用土地多,导致粮食生产减少。全国2006年和1998年相比,粮食总产量下降了297亿斤,而沿海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却下降了614亿斤。这说明东部地区减产后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区补充。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如果说水、土、光、热条件好的地方粮食产量逐步下降,而要靠水、土、光、热条件差的地方把粮食缺口补上,这种生产格局的可持续性显然需要认真考虑。比如说稻谷,身处过去“鱼米之乡”的江南人越来越多地吃黑龙江大米。当然,黑龙江发展粮食生产很有潜力,两江一湖地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的水利设施搞好了,再增加300亿斤粮食产能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两江一湖是界江、界湖,黑龙江、乌苏里江是界河,兴凯湖我国界内的面积并不大,大头属于俄罗斯,这就使水资源的利用变得复杂起来;第二,东北地区大面积生产稻谷,对整个生态变化带来的长远影响现在还看不清楚。(www.daowen.com)

我并不是说南方不应搞工业化、城市化,要把田退回去种水稻。这里讨论的只是一个基本事实,即粮食的产能越来越北移,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是没地而是缺水。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是不利的。我国400毫米的降雨线在哪里?从黑龙江的漠河拉一条线到云南的腾冲,这条线右下方靠东南的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左上方靠西北的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当然,这是历史上的,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这条线也会有变化。从世界标准看,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是极度缺水的地区。以色列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因此它的灌溉农业、精细农业、设施农业特别发达,但这样的农业搞粮食就难了。所以,我国粮食产需缺口要长期靠北方增产来弥补,这条路是不是可以持续地走下去,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思考。

此外,城镇化、工业化正在往内地推进,没有一个地区会心甘情愿地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资源环境条件的农业发展道路,仍在探索之中。怎么能做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行不悖地推进,还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大课题。我们刚刚越过总体小康,农产品供给能力、水土资源环境就已面临如此严峻的状况,如果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即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农产品消费需求将对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在看到需求增长这个挑战的同时,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资源环境约束这个挑战。这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对中国的农业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的一大原因。

(三)国际农产品市场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好事,但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的发展,使农产品的用途特别是粮食、谷物的用途从食品也转向了工业。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世界粮价的大幅度上涨。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油价暴涨两倍多,从20多美元一桶升至70多美元。油价贵了,用玉米、甘蔗等转化燃料酒精的问题就提出来了。2006年,美国提出20%的石油燃料要用生物质酒精替代,并提供大量补贴推进转化。这就直接拉高了玉米价格。而玉米价格上升,农民就多种玉米,这又影响了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带动了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的起步不算晚。2006年生产102万吨燃料酒精,用了360万吨玉米,大体比例是3.3吨到3.5吨玉米转化一吨燃料酒精。当然,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油价继续上升,这个比例还可以提高;油价往下走,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就得退出。这次的猪肉价格上涨,有疫病问题、生产周期问题,但也有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成本推动问题。由于我国玉米目前还是供大于求,不用大规模进口,所以国际饲料价格对我们当前的直接影响还不算大。

这一轮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重要原因就是谷物产品的价格和石油的价格形成了直接的比价关系。粮食、谷物过去只是人类和动物的能源,现在也可以变成工业的能源。玉米到底是人吃、喂猪还是开汽车,要由其产生的效益来决定。这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长期的。

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有合理回归的成分。但也要看到,对有些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我们的调控能力有限。这是因为我们的资源配置和农产品产出结构存在两大软肋:一是大豆。200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是1.4亿多亩,产量1600万吨,进口为2827万吨。2007年国内播种面积又减少1000多万亩,产量可能达不到1500万吨,估计进口将超过3000万吨。4500万吨大豆的总需求,2/3需从国际市场进口。按出油率18%—20%计算,进口3000万吨大豆大约可以榨500多万吨油,2400多万吨豆粕。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过大,国内豆油和饲料的价格存在很大的不可控因素。二是油料作物。我国今年植物油消费约2300万吨,自产1000万吨左右(包括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需要进口1300万吨。进口的大豆可以榨500多万吨豆油,每年还要进口600万—700万吨植物油,2006年进口了670万吨。2300万吨油脂消费量,约1300万吨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的价格就将明显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现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约380美元1吨,比2006年高1/3,棕榈油、菜籽油的价格和2006年相比也上涨了30%到40%,国内的植物油价格当然也要上涨。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中国的农业搞好,以满足中国的基本需求,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大问题。总体上计算,我国进口农产品大约相当于在境外用了人家四五亿亩土地。按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计算,3000万吨大豆大约需要2.5亿亩地,相当于目前全国蔬菜的总面积。进口的六七百万吨油脂折算下来也需要上亿亩地。2006年我国棉花产量670多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又进口370多万吨,也是历史最高水平。按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370多万吨棉花需要4000多万亩地。还有一些产品,比如说木材,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内供给严格控制,但需求呈几何级增长,进口势必增加。现在原木和锯材40%以上的消费量依靠进口,年进口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纸浆是木材的衍生品,生产高级纸要用木浆,而我们只有400万吨生产能力,每年需进口约七八百万吨,木浆的需求2/3靠国际市场。另外,我国一年橡胶需求量在250万到260万吨左右,自产仅50多万吨。羊毛大体上也是如此。我们水土资源紧缺,多进口农产品替代水土资源当然是好事,但不利的是价格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存在较大风险。如何科学利用国内的农业资源,把受国际市场影响的这种风险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当前农业政策中迫切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除进口外,我们出口也不少,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正如大家这几天谈到的,出口环境也越来越严峻,各种技术壁垒在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农业,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如何趋利避害,是政策制定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农业不容乐观,要常怀忧患之心。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必须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这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的基本职责。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观察和考虑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看到我们长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这才能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