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观念和体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观念和体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同志只看重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水平的指标,只看重财政收入的增长指标。在农业占GDP比重逐步下降这一规律背后,还要看到,从保障人类食品供给的角度看,农业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能改变的规律,以及农业人口随GDP中农业比重的下降而下降的规律。应该说,只有真正贯彻这个准则,才能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和体制。

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观念和体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必须在全社会尽快形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完整概念,不能偏重于城市的、发达地区的率先实现现代化程度,而看不到内地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状况。有条件的地方当然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但同时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规范的公共财政和转移支付制度,以促使内地农村的面貌有更快的变化,从而保障整个国家较为均衡地发展,保障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要克服对小康社会,对现代化目标的片面理解。有些同志只看重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水平的指标,只看重财政收入的增长指标。而农业由于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其对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从指标上看必然是有限的。在农业占GDP比重逐步下降这一规律背后,还要看到,从保障人类食品供给的角度看,农业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能改变的规律,以及农业人口随GDP中农业比重的下降而下降的规律。忽视了这后两个规律,是不可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

农村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促使农村的生产力有更快的发展。近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已经证明,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只有坚持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才能开创新局面。但这仅靠农民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引导和支持,真正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早在2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这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后得出的对待农业、对待农民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应该说,只有真正贯彻这个准则,才能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依据我们党对待农业、农民的这一准则,提出了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权益,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以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等。只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坚持完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我们就一定能够解决好“三农”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www.daowen.com)

【注释】

[1]本文原载于《中国农村科技》200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